1. 难度:中等 | |
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 A. 礼乐制在楚地广泛传播 B. 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 C. 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D. 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
|
2.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侯)田,争执到晋侯那里。郤至说,鄇田所在的温邑是自己的“故地”;天子使者以温邑先后赐封的变化进行反驳,最后取得了晋侯支持,承认鄇田属“王室之邑”。该事件表明 A. 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B. 国有土地的面积不断缩小 C. 周王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遭破坏 D. 晋侯主张维护土地国有制
|
3. 难度:中等 | |
《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 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B. 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 C. 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D. 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
|
4. 难度:中等 | |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忙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
5. 难度:困难 | |
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 A. 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 B. 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 C.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五代时豆腐已在中国各地普及
|
6. 难度:中等 | |
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
7. 难度:中等 | |
侯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唐代保存着诸如恩荫、从军、荐举、捐纳等选官的途径,不必经科举的就有20种,名额达15万余众。唐政府此举是为了 A.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 选拔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 C. 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 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
|
8. 难度:中等 | |
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这反映 A. 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B.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 C. 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 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
|
9. 难度:中等 | |
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由此可知 A. 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B. 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 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 D. 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 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 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 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
11. 难度:简单 | |
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品 A. 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 B. 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 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 D. 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
|
12. 难度:中等 | |
1854年8月,英、美公使乘兵船北上,要求面见皇帝和大学士,提出修约要求。清政府派官员到大沽口外拦阻,并认为“所开各条,均属荒谬已极,必须逐层指驳,以杜其无厌之求”。清政府这一做法 A. 反映了部分官员民族意识觉醒 B. 实际上是否认了《南京条约》 C. 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 D. 有效遏制了欧美大国的侵略
|
13. 难度:困难 | |
1904年,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他列举了二者在肢体语言、风俗习惯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由此可知,康有为主张 A. 新陈代谢维护传统文化 B. 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 C. 中西结合呼唤制度变革 D. 托古改制实行全盘西化
|
14.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 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 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 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
15. 难度:中等 | |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 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6.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 A.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B. 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 C. 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 D. 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
17. 难度:中等 | |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指出,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重庆谈判后,国民政府又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这一变化 A. 实现了国内各党派的地位平等 B. 反映国民党阶级立场发生改变 C. 体现了国民党由独裁转向民主 D. 推动了国内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18. 难度:中等 | |
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 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 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C. 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 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
19. 难度:中等 | |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陈云在中共八大上也提出“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等下图观点。据此可知, A. 建国初已经明确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 B. 领导人对市场手段已有所关注 C. 推行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D.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开始暴露
|
20. 难度:中等 | |
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 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 C. 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
21. 难度:中等 | |||||||||
下表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B. 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历史性转折 D. 确定了对外开放国策
|
22. 难度:中等 | |
有人指出“在所有人数非常众多的集会中,无论其成员如何组成,激情从来都会占据理性的上风。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雅典的每次公民大会仍然是暴民聚会”。这一言论抨击了雅典 A. 直接民主 B. 轮番而治 C. 法律至上 D. 人民主权
|
23.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不满土地、债务、政治权利等问题,集体撤离罗马城。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保民官的设立 A. 取代了元老院的权力 B. 体现了贵族与平民政治平等 C. 促进了共和政体发展 D. 推动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
24. 难度:困难 | |
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项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味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 A.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剩 B. 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 C. 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 D. 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
25. 难度:简单 |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联邦当局与州当局间的权力划分———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这表明 A. 州政府享有的权力十分有限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联邦制是民主共和制的基础 D. 联邦政府成为国家权力核心
|
26. 难度:中等 | |
18世纪中期前后,英国立法严惩在外国居留逾六个月的技术工人;1785年,又制定法律禁止多种机器和工具出口。这些措施 A. 利于英国保持工业技术优势 B. 阻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C. 提高了新技术开发的积极性 D. 促进了工业技术的迅速传播
|
27. 难度:困难 | |
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该小说 A.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B. 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 C. 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D. 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
|
2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 苏维埃政权巩固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 C. 农业集体化完成 D.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
29. 难度:困难 | |
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 A.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 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 C. 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D. 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
|
30. 难度:困难 | |
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
31. 难度:困难 | |||||||||||||||||||||
表相关大国提出的丝绸之路战略
对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 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 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 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
32. 难度:中等 | |
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A. 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
33. 难度:中等 | |
材料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国纷纷励精图治,变法图强,齐成王初即位时内政混乱,卿大夫弄虚作假,公元前348年,成王开始励精图治,重用即墨大夫,烹杀臣阿大夫以履其他侯臣,从此齐国震动,“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四大治”。后来王还任用忌为相,“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制定巩国封建秩序的法律,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并注意招收流民开荒。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战国中期,齐国曾一度代替魏国成为东方诸侯的霸主。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游、齐涛《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齐成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齐威王改革的影响。
|
3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摘编自周舸《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家训的走向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家训的现实意义。
|
35.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帝国的年代:1875—1914》是它的第三部,其中的第一章概述如下: 资本年代的矛盾渗透并支配了1875年至1914年这一帝国时代。一方面,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术的伟大革新,并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正式转化为有系统的征伐、兼并和统治,使世界进入一个殖民帝国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一切又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反叛和革命的合并力量。工人阶级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帝国格局也慢慢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恶化,而且超出各国政府控制能力的国际形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上述内容中提取一个叙述,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叙述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