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也。”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奖励农耕 D. 商鞅变法
|
2. 难度:简单 | |
(题文)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 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C. 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
4. 难度:中等 | |
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 A. 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B. 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C. 反映了土地转让制度化 D. 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
|
5. 难度:简单 | |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
6. 难度:中等 | |
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B. 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 C. 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D. 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A. 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 B. 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 C.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 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
9. 难度:中等 |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强调了 A. 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 商业发展的危害 C. 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D. 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
10. 难度:简单 | |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 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 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
11. 难度:困难 | |
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 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④邸店兼营旅店、货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④
|
12. 难度:简单 | |
泉州港和阿姆斯特丹港都曾是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泉州港在元代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达至极盛,明清后则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则仍是欧洲第四大港口。这两个港口在明清时期命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造船、航海技术的差异 B. 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C. 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形态的差异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水平
|
13. 难度:中等 | |
李伯重教授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指出1550年开始(明朝的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再到清朝的前期,我国出现早期工业化。我国的早期工业化 A. 成功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主要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官营手工业 C. 促进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经营 D. 拓宽了江南工业化地区农民收入渠道
|
14. 难度:简单 | |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 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1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C. 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 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述不能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是 A. “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B.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工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C. “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 D.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
17. 难度:中等 | |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18.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数据变化(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
A. 市镇经济开始应运而生 B. 已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 商品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 D. 商贸型农业成为农村生产主导
|
19. 难度:简单 | |
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20. 难度:中等 | |
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A. 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 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
21. 难度:中等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 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从张謇企业的命运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外市场 B. 战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 D.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
22. 难度:中等 | |
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 B. 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C. 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
23. 难度:中等 | |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 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 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 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 将占领区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
24. 难度:中等 |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 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 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 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25. 难度:中等 | |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B. 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 C. 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 D. 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
|
26. 难度:中等 | |
针对1958年的“新壁画运动”,著名美术评论家毕克观后来评说道:“……一个时期,刊物上的玉米棒棒粗得像擎天柱,大南瓜大得像地球,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处处甘拜下风,自叹弗如了。真是赞歌唱尽,颂声喊绝。”对“新壁画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大跃进”的产物 B. 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造手法 C. 突出特点是“夸张法” D. 助长了社会上的“浮夸风”
|
27. 难度:简单 | |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B. 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 C. 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D. 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
|
28. 难度:中等 | |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 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 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
29.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 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抑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1949~1979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 B. 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 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
30. 难度:简单 |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部是自己的”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土地所有制变更 B. 分配方式调整 C. 生产关系变革 D. 生产规模缩小
|
31.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该材料可以直接证明 A.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现代企业制度已在我国普遍建立
|
32. 难度:简单 | |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倡导婚姻自由 B. 易服、废止缠足 C. 全盘西化 D. 反清革命
|
33. 难度:简单 | |
(题文)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 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 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 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 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
34.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35. 难度:中等 | |
“具大神通,经纬纵横。匪夷所思,惯传消递息,捷于影响。穿河贯汉,事更离奇,欲报平安,暗牵线索……纵万里关山信不迟,笑鱼笺雁帛,无斯火速……”这段材料说明通讯工具具有什么特点 A. 传达信息快 B. 信息传播的准确 C. 信息传播的内容丰富 D. 电讯业发展迅速
|
36. 难度:简单 | |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 数字化 B. 多元化 C. 网络化 D. 日常化
|
37. 难度:简单 | |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38. 难度:简单 | |
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 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 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 C. 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 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
39. 难度:简单 | |
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 文艺复兴运动
|
40.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 A. 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 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 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 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
41. 难度:中等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影响。 (3)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或土地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
42. 难度:困难 | |
中国近代化的征途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的直接成果——清军水师在甲午海战的覆没使洋务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沉重打击了清廷上层,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 蒋介石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场“自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场“自救运动”的历史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说明两场运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