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 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
|
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A. 脆弱性 B. 封闭性 C. 再生性 D. 落后性
|
3. 难度:中等 |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4. 难度:简单 | |
元朝人陈高有《中华诗》云:“炎方有撞树,衣被代蚕桑。”清朝人亦认为“利视丝盖百倍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些说法表明元清时期 A. 棉纺织业已基本取代丝织业 B. 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D. 种植棉花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
|
5. 难度:中等 |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 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 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 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
6. 难度:困难 | |
“在戊成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B. 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C. 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D. 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
|
7. 难度:中等 | |
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材料表明义和团 A. 随斗争形势需要从使用到排斥外来文明 B. 放弃“扶清灭洋”的初衷 C. 认清了清政府本质而转移斗争主要矛头 D. 对清政府并未放松警惕
|
8. 难度:困难 | |
1935年前后,蔣介石极为重视西南地区的建设与稳定,多次敦促在财政金融上向四川倾斜,指出:“此时方针,当重在先定川局,再图大局之挽救。”这说明蒋介石 A. 认识到抗战的艰巨性 B. 为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作准备 C. 竭力推行消极的抗战 D. 为“围剿”红军作物资准备
|
9. 难度:中等 | |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
10. 难度:中等 | |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表明 A. 男女平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C. 报纸成为宣传新思想的主要形式 D. 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
11. 难度:简单 |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 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对表中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B. 50年代末指导思想适应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C. 60年代初“左”倾错误结束推动了经济发展 D. 80年代初城市全面改革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
|
13. 难度:中等 | |
《华沙条约》序言:“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的和平。”这说明华约成立的旨在 A. 防止军国主义复辟 B. 维护欧洲的和平 C. 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D. 打败德国法西斯
|
14. 难度:简单 |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组织 D. 实行军事援助
|
15.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体现出美国在不同时期对西欧的不同态度,据此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 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 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 国家利益是外交的主要导向 D.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
16. 难度:困难 | |
1787年5月费城制宪会议上,反联邦党人杰斐逊等认为暴政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和“政治精英”,主张一个社会越贴近自治越好。这反映出反联邦党人 A. 主张缩小邦联政府的权力 B. 反对建立联邦中央政府 C. 希望维护原有的邦联体制 D. 要求保障各州的自主权
|
17. 难度:困难 | |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设想的合理性。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今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南方海港广州起航,先驶向东南亚各国,然后绕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南亚印度半岛沿海港口……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在中外经济交往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通过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物产大量运往西方各国……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为中外客商从事贸易提供种种优待和方便。由此,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它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也大大增强。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宋元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中外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这一时期,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货物总额不仅创新高,而且出口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编自《古代丝绷之路》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国家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加以评价。
|
1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宫城,东西4里……皇城,东西5里,115步……城市,总110区……以朱雀街为界,街东54坊及东市……街西54坊及西市。” 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到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布匹,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丝银帛交易之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罢瓦……内中瓦子莲花栅,牡丹栅……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广东佛山镇“……晨,街西坊工聚之……织造老板供给纺工棉花二斤,收回棉纺一斤”“织造各种布匹,工人共约五万人,工作需要紧急时,工人就大量增加。仅此地约二千五百家织布工场……远胜苏杭”。 ——《手工业发展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市”和“坊”有何区别? (2)材料二描绘的是哪座城市?同材料一相比有何新特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情况?通过材料三和前两段材料的描绘,你对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有何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