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 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
2. 难度:简单 | |
谢灵运《山居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从此可以看出他的田庄 A. 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B. 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 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B. 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C. 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D. 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
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A. 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 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 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 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
5. 难度:中等 | |
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9岁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A. 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 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 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 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
6.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轮船运输 D. 航空运输
|
8. 难度:简单 | |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互联网优势是 ①文字、图像、声音兼备 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费用低、传播正能量、信息量大 ④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了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互不干涉内政”
|
10. 难度:简单 | |
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 企业生产力的提高 B. 企业管理的加强 C. 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 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
11. 难度:简单 | |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根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12. 难度:简单 | |
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13. 难度:简单 | |
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①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连续的自然灾害 ③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舍右邻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D. 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
15. 难度:简单 | |
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 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C. 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 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
16.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曾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该言论主要强调 A. 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 C.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
17. 难度:中等 | |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 A. 维护平民利益 B. 限制贵族特权 C. 消除阶级对立 D. 保护私有财产
|
18.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认为:16—17世纪,欧洲出现了使西欧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性因素迅速发展的现象。这里所说的“革命性因素”不应包括 A.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B. 资本原始积累 C.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D. 殖民扩张
|
19. 难度:中等 | |
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它们的相同点是 A. 政府首脑均由选举产生 B. 民意代表均由普选产生 C. 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 法律规定立法权归议会
|
20. 难度:简单 | |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写道:“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史蒂芬孙 D. 富尔顿
|
21. 难度:简单 | |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巴黎公社起义 D. 七月事件
|
2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
2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A. 建立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B. 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C. 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 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
24. 难度:中等 | |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乌克兰危机引发美俄展开了新一轮较量。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媒体谈到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而陷入冰点时,说:“美国想压制莫斯科,但不会成功。”普京这么说的理由是 A.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B. 俄罗斯得到了中国、欧盟、日本等力量的全力支持 C. 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 D. 美国日益受到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力量的制约
|
2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从历史上看,凡是通过战争方式产生的新格局,大致只需要经过三五年时间,因为打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充其量也就是几年的过程。但在和平条件下要形成多极化格局却要十倍以上的时间。”这是因为 A. 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需要新分化组合 B. 多极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冷战”形式 C. 大国对多极化趋势普遍持抵制态度 D. 和平条件下各国利益无法达成妥协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认为“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之设,实为良法。臣愚拟请依照同文馆之例,于上海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邻郡14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三五年后,有此读书明理之人精通番语,凡通商、督府衙门及海关监督应添设翻译官,承办洋务,即于馆中遴选承充…… ——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1863年3月) 材料二 江苏南通城市剪影 材料三 南通人张謇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是在什么背景下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的?这所学校有什么特点?起到了那些重要作用? (2)以上两幅图反映了南通的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张謇在19世纪末兴办实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各出于何种考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本质差异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基本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