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 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
2. 难度:简单 | |
“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上述材料说明 A.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世界市场范围扩大 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3.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用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华南各埠为主;从19世纪70年代末起,逐步扩展到了华北和内地各省;到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各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 棉布是民众的主要衣料 B. 对外贸易的逆差在扩大 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 D. 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
4. 难度:简单 | |
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的一些情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描述的是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 男女平等成为现实 C. 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D.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5. 难度:中等 |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 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B.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 D.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6. 难度:中等 | |
与下图中的学堂创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
7.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变化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 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 B. 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 C. 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 D. 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
8. 难度:中等 |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 A. 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 B. 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 C. 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 D. 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
|
9. 难度:中等 | |
读“1840—1913年中国棉布市场结构变化(单位:百分比)”表。表格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A. 鸦片战争前传统棉织业已使用近代机器生产 B. 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C. 中国近代棉织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D. 近代棉织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远超民族资本
|
1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 A. 世界各国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B. 贸易不平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 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D. 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11. 难度:简单 | |
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迪亚士 D. 达·伽马
|
12.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554年,郑国子产执政后,先后进行了三项改革:整变田亩,承认土地私有;按丘(旧时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昭示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强宗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庶民百姓的利益。由此可推知 A. 贵族政治已经终结 B. 封建土地所有制完全建立 C. 平民利益成为子产执政的出发点 D. 子产的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13. 难度:简单 | |
曾出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说,晋省“无业贫民,专以佣工度日”。这反映了当地 A. 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土地政策导致农民贫困 C. 劳动力流失经济落后 D. 民众迫于现实外出做工
|
14. 难度:简单 |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5. 难度:中等 | |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 C. “唐三彩”是唐代北方青瓷重要代表 D. 清代珐琅彩融入了外来艺术色彩
|
16. 难度:中等 | |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
|
17. 难度:中等 | |
从洪武帝到崇祯帝,明朝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税征收的法令和法规,其内容涉及税种的开设与停征、税目的增减、税率的调整、纳税定额、征税细则、税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这可以说明明朝 A. 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 B. 重视商税征收的法律管理 C. 社会经济秩序非常混乱 D. 强化了商税机构的管理
|
18. 难度:简单 | |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选择的热门话题可能是 A. 坐火车外出旅行 B. 抨击斯大林模式 C. 城市的亮化工程 D. 评价胡佛的经济政策
|
19. 难度:中等 | |
1938年,国民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如银行、外汇、物价等方面采取统制措施。上述精神的贯彻 A. 为民族资本创造了宽松环境 B.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 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 D.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
20. 难度:中等 | |
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对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 A. 教育近代化受制于封建伦理纲常 B. 大众传媒影响到政府对教育管理 C. 服饰文化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D. 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
21.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图信息结合所学,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结构变化比率图表 A. 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加 B. 轻工业比重较大 C. 轻工业萎缩过半 D. 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
22. 难度:困难 | |
1872年,李鸿章设立轮船招商局。1875年,轮船招商局架设了由中国人自己架设的第一条专用电话线,1882年,轮船招商局投资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开平矿务局。这表明轮船招商局 A. 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 B. 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 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23.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机器设备的出口状况。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大危机有利于苏联打开世界市场 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对外依赖性很强 ③苏联的发展为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市场 ④学习和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一幅反映时政漫画。结合所学,对此漫画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遭受挫折 B. 体现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 折射出世界经济全球化受到严峻挑战 D. 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存在利益冲突
|
25. 难度:中等 | |
清末戏子杨月楼与富家女子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庭从中作梗,利用官府势力将杨月楼打入大牢。《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处理该案的县令作为抨击对象,批评他无理无据乱判案,从而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这主要说明《申报》 A. 注重重大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B. 发挥了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C. 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D. 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办报宗旨
|
26. 难度:中等 |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27.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房”出现 B. 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 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 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
28. 难度:中等 | |
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此提供了重要前提 B. 中国工业逐渐走在世界前列 C.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D. 对外开放是工业发展的根本
|
29. 难度:困难 | |
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二战中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举行大选,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目标的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首相。工党得以上台执政主要由于 A. 二战后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 B. 工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 C. 工党的主张顺应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D. 英国要在两大阵营对峙中寻找平衡
|
30. 难度:中等 | |
1905年由美国华工续约问题而引发的波及全国、轰动中外的“抵制美货”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产的“国货”与美国产的“美货”开始成为两个相对的政治符号,用“国货”还是用“美货”,也成为“爱国”与“不爱国”的标志。此后,在民国时期,“抵制外货”与“提倡国货”运动也屡次上演。对这些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对民族工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 民众生活与民族利益相互影响 C. 客观上促进近代国民意识觉醒 D. 可以作为爱国与否的评判标准
|
31. 难度:中等 | |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挨饿……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 材料二:罗斯福曾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二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出现一个“黄金时代”。英国爱德礼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等国有化。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放松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做法,降低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材料四: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政府少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政策实行“引人注目的改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胡佛对政府责任的看法?从中体现胡佛怎样的经济思想?胡佛的这一思想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为了“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采取了哪些重要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德国经济政策与英国有何不同?两国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里根政府对美国经济政策实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3年,上海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其进出口贸易值约占全国的50%左右,上海开埠后,江苏逐渐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广大市场,这大大刺激了江苏农村副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出口。据海关统计资料,1896-1937年,江苏地区通过苏州海关、镇江海关、金陵海关出口的土货总值为4亿8千万关平两,其中出口值最高年份为民国8年,达到30348130关平两。 ——《近代对外贸易与江苏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 材料二在前工业化时代,英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保护性的商业贸易政策,譬如禁止进口印度的棉织品,禁止技术输出和采取保护性的粮食政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涉和监督,粮食贸易一直以来都是立法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此时也变得自由开放了。但政府并没有显示完全放手的意思,政策的选择仍决定于现实的需求,英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在19世纪年代仍高速净进口价值的三分之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43-1937年江苏省的经济变动,并分析变动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江苏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减少贸易干涉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中美贸易争端,我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
33.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并将其建设主要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1958年8月8日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
34.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 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和影响。
|
35. 难度:中等 |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