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符合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实的是 ①汉代丝绸之路开通 ②唐朝改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③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代广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 A. 农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族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
3. 难度:简单 | |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
4.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政府政策的引导 B. 国家统一的完成 C.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
5. 难度:简单 |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适得其所欲。”由此可见西汉初期 A. 禁止商品流通 B. 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C. 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 我国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统治 B. 限制工商业发展 C. 保护农耕经济 D. 防范“外夷”入侵
|
7. 难度:简单 |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丁:《第二次工业车命加速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8. 难度:简单 | |
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 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 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 C. 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 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
9. 难度:简单 | |
某座城市被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1609年,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此成立。到17世纪中叶,该城市已经成长为欧洲的股票交易中心,其证券交易所已经类似于现代证券交易所。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 A. 伦敦 B. 华盛顿 C. 巴黎 D. 阿姆斯特丹
|
10. 难度:中等 | |
西方列强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发展世界贸易 B. 直接掠夺财富 C. 掠夺工业原料 D. 倾销过剩产品
|
11. 难度:中等 | |
在评价早期殖民活动的作用与后果时,有学者指出“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以下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为西欧国家提供海外市场,促进其资本主义发展 B. 奴役殖民地人民,给他们带来深重的灾难 C. 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都是积极方面的 D. 推动了资本三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12. 难度:简单 | |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
13. 难度:简单 | |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 商业讹诈 B. 组建商业公司 C. 炮舰政策 D. 以武力为后盾
|
14. 难度:简单 | |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趋利润仍高达百分之二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 C. 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
15. 难度:中等 | |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
16. 难度:简单 | |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报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源于 A. 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B. 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8. 难度:简单 | |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的现象。福建漳州、同安一带的土布原畅销于台湾、辽宁等地,此时也是“壅滞不能出口”。外国纱棉布的冲击,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纺、织分离和耕、织分离。材料说明 A. 民族工业产品占领市场 B. 中国市场已被全面打开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
19.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 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20. 难度:简单 | |
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 近代军事工业 B. 手工工场 C. 近代民族工业 D. 官办企业
|
21. 难度:简单 | |
清政府渝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是在 A. 鸦片战争以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
22. 难度:中等 | |
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
23. 难度:简单 | |
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有工厂,特别是兵工厂陆续内迁。其主要目的在 A. 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 B. 保证官僚资本稳定快速发展 C. 重建国防工业支持抗日战争 D. 为战时“陪都”建设打基础
|
24.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说:“资本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中国工人阶级还要忍受一个时期的剥削痛苦。”刘少奇此语的出发点是 A. 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促进经济恢复和工业化 B. 利用私人资本以克服财政困难 C. 有序推进改造以缓和社会矛盾 D. 发展多种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
|
25. 难度:中等 |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26. 难度:简单 | |
1956,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成为“一五”计划成果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胜利完成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的重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③一五计划期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 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
28. 难度:简单 | |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 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 C. 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以识 D. 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
29. 难度:简单 | |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营企业改革
|
30. 难度:中等 |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二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有关对华投资现代化工业的统计: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 材料三 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如何理解“转瞬即逝”的经济奇迹? (2)材料二中的具体数据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说明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哪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有哪些? (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