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安徽
A. 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 B. 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 C. 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 D. 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
|
2. 难度:困难 | |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
3. 难度:中等 | |
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A.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 C.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
|
4. 难度:困难 | |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
5. 难度:中等 | |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C.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
6. 难度:简单 | |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
7. 难度:中等 | |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 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 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
9. 难度:中等 | |
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 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B. 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 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
10. 难度:中等 | |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
11.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权力
|
12. 难度:简单 | |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3. 难度:中等 | |
宋代以来,在很多体现才子佳人题材的戏曲、小说中,往往有作为读书人的男主角进京赶考,考取状元后迎娶美人的情节。就是那些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才最终实现夙愿。这主要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 B. 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 戏曲小说符合市民精神文化需要 D. 市民阶层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14. 难度:中等 | |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道:“在隋唐之际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这一看法 A. 肯定了科举制下的选官用人制度 B. 是对三省制下相权制约君权本质的评价 C. 否定三省制下中央运行机制的设置 D. 忽略三省制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实质
|
15. 难度:中等 | ||||||||||||||||||||||||||
分析下表,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结论正确的是
A. 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衰落 B.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反映了思想控制的强化 D. 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
16. 难度:简单 | |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
17. 难度:简单 | |
明初,朱元璋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
|
18. 难度:困难 | |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
19.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
20. 难度:困难 | |
宋朝的地主与佃农有上下尊卑之分,“主犯佃照凡人减一等,佃犯主照凡人加一等”;到了清朝,租佣制进一步发展,佃农与地主“系平等相称,并无主仆名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佃农的政治权力大大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新社会经济关系正在孕育 D. 程朱理学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
21. 难度:中等 | |
《汜胜之书》写道:“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写道:“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特点 B. 重视因地制宜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重视耕作制度
|
22.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
23. 难度:中等 |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
24. 难度:中等 | |
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 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D. 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
25. 难度:中等 | |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C. 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D. 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
26. 难度:中等 | |
《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 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
27. 难度:简单 | |
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民营手工业发达 D. 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
28. 难度:中等 | |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A. 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C. 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
29. 难度:中等 | |
明代嘉庆、万历之际,大批读书人弃儒就贾,进入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由此可知 A. 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B.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 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高于儒士
|
30. 难度:简单 | |
明朝有人描述当时情景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出当时 A.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C. 区域性商帮的出现 D. 跨区域贸易迅速发展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成理各有依据的。分别以这三个年份为起点,算到1840年,各自都在2000年以上,比西方多了一倍。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33. 难度:简单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公元前536年,郑国名臣子产,接到了晋国贤臣叔向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信中称“开始我还对你寄予希望,现在没有了”。是什么使这两位曾经相互欣赏的贤人发生了分歧?原因是郑国在子产的主持下铸刑书,公布了成文法。叔向在给子产的信中写遭:“这样一来,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会畏惧身价比他们高的人,就会弃礼,从法而争。去礼从法,是末世之制。郑国大概要败亡在你的手里了。”子产回信说:“现在不能考虑到子孙后代了,我这样做是为了救世。”公布成文法,是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可以视法而动,而不再视贵族而动,在行事上拥有了主动权。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子产铸刑书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