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A. 推动了文化认同

B. 实现了思想统一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孕育了宗法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

B. 丝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

C. 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

D. 传统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

A. 地方分裂势力增强

B. 熏农抑商政策瓦解

C. 政府市场观念变化

D. 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

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回归孔孟

D. 民贵君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表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不同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英军抢劫激起了民众反抗

B. 民众在三元里与英军交战

C. 政府镇压了民众抗英斗争

D. 抗英斗争阻止了英国侵略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外务部领导班子不分满汉,配置为一尚书二侍郎,打破了旧六部满汉两套班子的管制模式。这说明清政府

A. 外交体制日益近代化

B. 中央集权的显著强化

C. 开始与西方平等交往

D. 成为列强侵略的工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五四”事件爆发时,报刊杂志多以“学生界事件”、“示威事件”来命名,梁漱溟曾就运动著文《论学生事件》;一个月后,“五四运动”就已成为媒体的普遍用语了。这是因为

A. 国内近代传媒技术落后

B. 事件升级加剧社会关注

C. 历史事件总会稳定发展

D. 马克思主义已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56年9月,陈云提出“主体”与“补充”思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 正在探索经济管理体制

B. 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试图逐步恢复市场经济

D. 鼓励私营经济的独立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 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 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 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 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 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

C. 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 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

A. 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

B. 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

C. 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

D. 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罗纳德-芬德利在《强权与富足》中指出:“一战、二战、冷战表明,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这说明,战后以来国际自由贸易机制的建立

A. 有效消除了战争根源

B. 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C. 保证了全球共同发展

D. 有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年代,国企流行“包”字发展,放权让利。通过明晰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朝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国企改革保证了经济稳定运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束健全等问题。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上任伊始采取经济应急措施,推行“百日新政”,但本身的诸多不足,使经济难以真正复兴。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进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百日新政”作用有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和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异同。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或局部)通用语言演变

 

 

——摘编自张箭、李兵《近现代全世界通用语刍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7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协定关税下,晚清中国税率维持在5%的水平。清末民初,政府多次尝试提高关税,均未取得实质进展。1928年6月,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中国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英、法也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到1936年,中国平均进口税率迭到31.2%,最高税率达80%。此外,政府还降低出口税率,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抑制了外货倾销。虽然海关总税务司仍然由英人担任,但一些口岸税务司开始由中国人负责,税教也开始由中国中央银行储存保管。

——摘编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1840-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关税自主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9年,通过了国联盟约,次年国联成立。盟约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规定会员国“必须将本国军备减至最少之限度”,但各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不肯裁军。盟约规定发生争端应通过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解决,提出要制裁坏约而战的国家,但未规定制裁的具体措施;规定大会决议需全体一致通过原则。此外,盟约将德国的殖民地作了处理,由国联委任英、法、日等国进行统治。在创建国联的过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起了很大作用,但美国始终没有加入国联,苏联长期被拒之门外。30年代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退出,不受约束,从而使集体安全有名无实。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年),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前99年,司马迁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情,触怒汉武帝,被下狱施以官刑,出狱后忍辱继续创作完成《史记》。《史记》采用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