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瓦房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周代礼治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该秩序表明西周

A.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B. 出现“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C. 始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

D. 礼乐制已经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贞观年间有个铁规,“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念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有效防止了君昏臣佞现象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45年立法允许平民与贵族通婚,公元前326年确立禁止债务奴隶制的法律,公元前287年立法赋予平民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

A. 罗马建立雅典式民主制

B. 立法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C. 平民掌握国家立法大权

D. 《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削弱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德国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依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帝国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严重性主要是指

A. 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 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出现

C.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促使了中国沦为殖民地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D.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95年,俄共在党纲中指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执政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下保存民族国家唯一现实的机会”。俄共认为十月革命

A. 使俄国成为一战中的战胜国

B. 意图是保存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C. 推翻了软弱的资产阶级政府

D. 支援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进行斗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31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这说明

A.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程度

B. 标志着中华苏维埃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 党能够根据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土地政策

D. 这些法律完全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来消耗敌人,以便培养国力,伺机转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据此可知此指导方针

A. 增加了中国对日投降的倾向

B. 两党在抗战路线上基本一致

C. 直接导致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D. 有利于正面战场的抗日斗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新全球史》写到“中国……新的政治制度在1954年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新的政治制度”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人民民主制度

D. 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第25届联合国大会之后,尼克松意识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1970年,美国被调查的33份主流报纸中,有27份报纸“直率地表示支持让北京获得席位”。由此可见

A. 中美关系已开始实现正常化

B.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C. 美国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 国际社会需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华盛顿流传着许多有关“末日旅馆”和“莫斯科幽灵部队”的传闻,其中“末日旅馆”是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世界爆发核大战时最后避难所,“莫斯科幽灵部队”是幻想中的军队。这表明当时

A. 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瓦解

B.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C. 美苏双方处于敌对的状态

D. 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西汉时,氾胜之提出了区田法,就是把土地划成数寸大小的小块,挖成沟坎,靠投入更多的劳动(例如多灌溉和多施肥)来获得粮食增产。由此可见,这种种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脱离政府

C. 男耕女织

D. 自给自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两宋时期,相对于传统州、县城市,大量新涌现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其中2200处属于较为成形和稳定的市镇,开启了一条农耕文明时代的城镇化道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坊市制度被打破

B. 市民阶层的兴起

C. 草市的发展兴盛

D. 重农抑商的影响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金量是50%,到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对该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促使法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C. 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 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03年一位英国企业家说:“从前,一个制造商自己有一家企业……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为我们所称的一种联合……”材料中所说的“联合”

A. 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B. 适应了工业化发展需要

C. 说明自由主义正在形成

D. 国家干预经济时代来临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舶零件,三年后转化为近代企业。发昌机器厂转化为“近代企业”的关键因素是(  )

A. 使用车床等机器生产    B. 采用雇佣工人从事生产

C. 与外国资本联系密切    D. 洋务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以下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描述正确的是

A.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随即流行

B. 恋爱自由与婚姻自主是清末民初风尚

C.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政治色彩

D. 改良旗袍成为了城镇女性的日常着装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列宁鉴于苏俄先进的政治制度和落后的物质文化不相适应的客观实际,他在理论上肯定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某些“中间环节”和“补助办法”,据此判断,列宁主张推行

A. 自由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重商主义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13

1920

1925

1929

1933

1938

汽车产量

39万辆

223万辆

427万辆

536万辆

193万辆

249万辆

 

 

A. 消费购买力下降

B. 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 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 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1950—1979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情况(%)。造成表中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950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1979年

第一产业

15

11.4

8.8

7.2

6.3

4.9

第二产业

48

42.2

43.4

42.8

41.6

38.7

第三产业

37

46.4

47.8

50

52.1

56.4

 

 

A. 国内政局相对稳定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 科学领域的新发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 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 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C. 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 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是首先争取达成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成

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增强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化

D.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明朝中后期,徐光启翻译的《集合原理》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说明了当时

A. 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倾向

B. 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

C. 程朱理学根基遭到动摇

D. 早期启蒙思想传播广泛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 《离骚》

B. 《窦娥冤》

C. 《子虚赋》

D. 《水浒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A. 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B. 属于自然哲学范畴

C. 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D. 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路德认为“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的事都是善功(美好的功德)”,甚至吃饭喝酒、衣服洁白和头发擦油也是善功。路徳这些思想

A. 意在淡薄人们的宗教信仰意识

B. 客观上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要求

C. 特别强调了思想信仰的重要性

D. 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在晚清学习西方的思潮中,王韬认为:“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以上言论所反映的主张是

A. 反对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

B. 以儒家学说抵御西方近代思想

C. 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家思想

D. 以传统文化为主西方技术为辅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美国传统文学主要反映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乐观精神;二战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消极、悲观和厌世的主题,“美国梦”走向幻灭。美国二战后文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二战使美国人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B.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面临空前困难

C. 战争后美国人生活出现巨大落差

D. 美国人原有的信仰和观念被打碎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不论在物理史还是在科学技术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都是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时刻在活动、在跳动”的时代,是个不断有新发现、有新的理论突破的时代。这些新发现、新理论

A. 包括电子和放射性理论、相对论、量子论等

B. 使科学研究领域从微观世界拓展到宏观世界

C. 彻底否定了神学教义和传统的自然科学理论

D. 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 服务社会主义

B. 照搬苏联经验

C. 强调意识形态

D. 脱离生产实际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封建时代“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工模式给两性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权力分配和义务承担方面皆以一家中的“丁”的数目分配土地和担负赋税,把女性排除在外。家庭中,丈夫可以抛弃妻子,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服役于人,料理家务,就是连统治阶级的皇后也属于被禁之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成为流行的宣传标语。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妇女走出家庭出去就业。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农村妇女传统上劳动力性别分工,大量妇女同男性一起加入到城市流动打工人口的阵营,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女性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和沟通,努力释放出亚洲女性、中国女性的声音。

在西方古代社会,基督教教义里也论证了男人对女人的奴役和压迫是天经地义的。但《圣经》宣扬上帝赞许一夫一妻制。雅典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双方都有结婚离婚的自由。雅典法律明令禁止虐待妇女和孤儿,将其作为刑事犯罪予以惩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参加各种运动人数之多,涉及问题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黄建芳《从女性地位比较中西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西方女性地位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西方女性地位提高的意义。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与革新总是交替地发生着。当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思想意识等与时代脱离时,革新就会发生。而改革后的新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成为下一次革新的目标。历史在传统与革新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向前进步。

 

围绕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西藏的农奴主们不到西藏人口的5%,却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占到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们,不但要承担极其沉重的赋税,一年之中还至少有三分之二时间为庄园主提供无偿劳役,既无工资,也得不到饭食,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1951年,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1959年3月,西藏分阶段、有步骤进行民主改革。第一步开展反压迫和减租减息运动。第二步是将参加叛乱领主的生产资料实行没收、分配给贫苦农民和牧民。民主改革为西藏的发展繁荣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在世界屋脊上铸起了一个野蛮与文明、黑暗与光明、落后与进步的分水岭。

——摘编自《从苦难走向辉煌——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两伊战争(1980—1988)刚刚结束的时候,伊拉克就把他贪婪的目光转向了石油巨富邻国科威特。入侵时,萨达姆总统宣称,为了巴勒斯坦事业,也因为历史上科威特曾属于伊拉克……过去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的油田及其设施,伊拉克认为吞并科威特可以掠夺现有财富,甚至梦想将科威特的海外资产也归己所有,还可以联合欧佩克国家左右油价政策,并可影响世界油价,复兴经济就有希望。伊拉克出口石油的唯一的海湾法奥港,容易遭到伊朗炮火袭击,所以伊拉克石油出口权世纪掌握在别国手中。在海湾战争(1991)中运用“石油武器”,并不是新发明。欧佩克产油国曾运用“石油武器”,造成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动海湾战争,其目的“不是为了民主,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

——摘编自刘明《海湾战争与石油争夺》

(1)根据材料,分析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基本动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目的“不是为了民主,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石油”。”这句话的理解。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腓特烈二世(1740—1786)素有实行“开明专制”的美誉,据他说:“君主并非绝对的主人,而只是国家的第一仆佣。”他推崇法国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他说自己“论秉性是哲学家,论职责是政治家”,他主张哲学家与君主共同治国,而“治理良好的政府应该有一个体系,其条理性就如同哲学体系一样。”他还爱好音乐,善写诗词,高谈阔论地评论文学,甚至请伏尔泰教他用法文写作。他开办学校,奖励科学,扶助艺术,重视教育,从任何方面看,他都是“开明君主”的典型,因此深得法国哲学家们的赞誉。从治国思想看,他标榜科学与理性,并且表白自己的统治是合乎科学与理性的。

——摘编自《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

(1)根据材料,说明腓特烈二世是“开明君主”的典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腓特烈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