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周天子在分封时要进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可见西周分封制 A. 强化了天子的权威 B. 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C. 推动国家政治统一 D. 确立了诸侯君臣关系
|
2.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史记》中的相关记述
由此可见,秦始皇 A. 崇尚古代圣王的执政理念 B. 利用历史经验维护帝统 C. 对理想政治的期望和要求 D. 汲取王朝兴替历史教训
|
3. 难度:简单 | |
《后汉书·仲长统传》载:“光武皇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杜佑撰《通典·职官四》:“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东汉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通过历史文献可确切了解历史 C. 东汉时尚书成为国家政务中枢 D. 三公九卿间既讲配合又重牵制
|
4. 难度:中等 | |
封建国家机构有两种职能,一是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二是作为剥削压迫的机器,前者为“公利”,后者为“私利”。封建君主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私利”,必然要有力强化“公利”,即完善国家官僚行政机构。这突出反映在 A. 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 B.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D.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北宋地方行政机构简表。
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A. 地方分权提升了办事效率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消除了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6. 难度:中等 | |
“它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它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材料中所述的“它”是 A. 剥夺丞相权力的创新设计 B. 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手段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 经济发展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产物
|
7. 难度:简单 | |
明成祖时,内阁的职能是“参预机务”,而到崇祯帝时则强调其“职在调合”。由此可见,明代 A. 中枢体制得到了完善 B. 内阁失去法定地位 C. 内阁职权缺乏稳定性 D.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
8. 难度:简单 | |
史载,古代雅典曾专门以地产收入的多少划分公民的不同等级。此外,希腊各城邦中的政治集体或公民集体同土地所有者集体是一回事。这反映古代希腊城邦 A.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 政治权力的分散性特点 C. 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 曾普遍忽视工商业者利益
|
9. 难度:中等 | |
“在雅典的民主制中,防止愚蠢行为的保障多么不稳定。事实上,除了依靠公民整体的正确判断之外,几乎别无可觅。”这说明古代雅典 A. 有效地约束了权力 B. 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 扩大了公民的范围 D. 容易导致极端民主
|
10. 难度:简单 | |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其研究古代罗马法学的专著《古代法》中说:“在开始时,法律对于强迫履行一个允约,并不加以干预;使法律执有制裁武器的,不是一个允约,而是附着一种庄严仪式的允约。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仪式并且还比允约更为重要。”他意在说明古代罗马 A. 法律条文的执行具有一定随意性 B. 宗教仪式超越了契约精神 C. 形式主义使行为具有了法律效力 D. 形式主义降低了法律效力
|
11. 难度:简单 | |
《民法大全》编篆时参考了两千多部法学著作,罗马法学家从理论上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对法律作了精辟的定义。除此之外,他们还担负着解释和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表明罗马法学家 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 珍视法律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C. 侧重于法学理论的阐释论证 D. 乐于担任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
12. 难度:简单 | |
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议事会负责筹备公民大会,执政官是最高行政首脑,在公民大会监督之下行使行政权;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是,罗马执政官是行政最高长官,但其在军队的供给,军事职务的续用等都受元老院的制约。这说明古代希腊罗马 A. 首席执政官有名无实 B. 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C. 存在权力制约的原则 D. 政治建设已具有近代性
|
13. 难度:简单 | |
1694~1697年间,英王威廉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建立起了由辉格党“小集团”所组成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国王的权力没有得到限制 B. 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C. 政党政治不利于政局稳定 D.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19世纪后期的英国政党领袖格莱斯顿(戴着一顶高帽子)坐在一个公共马车上。这种交通方式相对廉价,所有阶层的人都负担得起。与他一起乘车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穿着得体,但不属于英国的富有精英阶层,精英们仍然乘坐从后窗可看见的那种小马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
A. 政治民主化程度加深 B. 交通领域尚未出现新变革 C. 特权阶层势力依然强大 D. 下层民众成为政治决定因素
|
15. 难度:中等 | |
他们(欧洲的民主派)“昔日创制的民主原则,在美国完全取得统治地位。它以最直接、最无限、最绝对的形式在美国得到了实现”。这里肯定了 A. 美国宪政对欧洲的影响 B.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典范性 C. 欧洲适合君主立宪制 D. 美国充分保证人民的权利
|
16. 难度:中等 | |
德意志帝国宰相拥有在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发起辩论、提出法案等权利,但在表决失败时议会无权对其投不信任票或迫使其辞职。这主要是因为 A.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没有立法权 B. 德意志帝国实际上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 C. 宰相由皇帝任命并且对皇帝负责 D.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
17. 难度:困难 | |
1637年,英国商船首次来华,即发生炮击虎门炮台,击沉中国商船之恶劣事件。1700年,东印度公司在定海设立商馆,不久即派遣喀恰浦对舟山列岛进行海岛、海域的调查。1787年,英王训令,希望“占有一个小地方或者地势比广州更便利的附属岛屿”。这表明英国 A. 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输出 B. 开始致力于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C. 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D. 对华贸易与破坏中国主权紧密相连
|
18. 难度:困难 | |
1858年,在中国与英、美、法三国的税则谈判中,清廷代表桂良等人一方面指出“皇上驭天下之大柄,唯信与财”,多次强调“利柄应该收回,税则不可轻免”;另一方面,桂良等人已经看到,西方列强有“夷商”和“夷酋”之分,因此应分别对待。这表明 A. 传统观念影响政府内政外交 B. 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体制出现危机 C. 中国传统外交体制逐渐转型 D. 政府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
19. 难度:中等 | |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指出,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他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 是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 B. 使地方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 D. 成为此后政治变化的关键因素
|
20.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死的生产关系以挽救上层建筑的做法,就像给一个因身体机制已经坏死而奄奄一息的病人注入强心针一样,或许他能够兴奋一时,但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这一认识 A. 旨在认可中体西用思想 B. 挽救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危机 C.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 强调危机促使近代政治革新
|
21. 难度:中等 | |
张海鹏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的方向是正确的,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革命党人也富于革命的理想、不惜牺牲的精神。但是,辛亥革命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历史任务。”出现这一结局主要是由于 A. 孙中山变革社会能力不足 B. 群众对三民主义认识肤浅 C. 缺乏强有力政党领导革命 D. 满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
|
22. 难度:中等 | |
近代史上的这场运动,学者将其价值概括为三种“真精神”——“民众自决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另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实际影响—“思想改革的促进”“社会组织的增加”“民众势力的发展”。这场运动 A.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23. 难度:困难 | |
1931年9月,中共中央决议,要求各苏区在10月中旬前选派代表,到中央苏区参加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苏区必须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政府”。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革命已走上正确的道路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共中央坚持“苏俄式道路” D. “左”倾错误思想严重影响革命
|
24. 难度:中等 | |
1933年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保卫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遵化的省五中男生往阵地上送子弹,女生负责救护伤员;城内商家店铺纷纷慷慨解囊,中共党员国西亮遵照遵化县委指示,到29军第二师出任武术教师,传授实用刀术。材料反映出 A. 国共双方有合作抗战的意向 B. 团结抗战具有民意基础 C.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比较积极 D. 全民族抗战局面已形成
|
25. 难度:中等 | |
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及其军队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国民党则称其为“裁乱史”。这表明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得以呈现 B. 立场差异影响对事件的判断与认识 C. 历史行为的正当性取决于其是否成功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但是政治制度还是一朝一朝延续下来。这种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和在沿袭中变化发展而形成的阶段性,以及各项具体内容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进行的,这个核心就是皇权。秦统一全国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和强化,官僚政治制度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成为支配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中国长期的封建时代虽然不断经历改朝换代但只是更换皇帝而已。究其原因,实是顽固的人治观念在作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其体系之完整,规范之详密,制度之完备,均居于同时期世界的前列。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 材料二 孙中山以其三民主义努力启迪人民的政治文明意识,使人民认识到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从政治制度变革的角度向国民灌输了鲜明的政治文明意识。这以后,尽管出现了袁世凯、张勋等独夫民贼,但都被中国人民一个个赶下了台,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国家,辛亥革命把皇帝赶下了台,民主权威和政党权威代替传统的君主权威和清官权威,多元化主体参与政治的局面初步形成。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改变了封建专制的政治运作系统,同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为中华民国设计了一套制度架构。在如何推进中国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孙中山提出和平渐进,稳定有序的思路。辛亥革命斗争实践中,孙中山坚持必须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腐朽政权,建立新的革命政权,同时又竭力主张和平建国、渐进改革。……各个方面来看,辛亥革命应该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伟大开端。 ——摘编自张全省马小茹《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开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并分析其原因。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雅典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列图揭示了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
——摘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前期中国的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恰当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论证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