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 A. 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 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
2. 难度:简单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 农业生产的衰落 B. 自然经济的瓦解 C.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3. 难度:简单 | |
(题文)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 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 自然灾害的影响 C. 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 小农经济的脆弱
|
4.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 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 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
5. 难度:简单 | |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 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B. 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 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 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 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B. 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 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 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
7. 难度:中等 | |
《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这表明 A. 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 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 C.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A. 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 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D.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
9. 难度:简单 |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10. 难度:中等 |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A. “清王朝自救运动” B. “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民族工业的春天”
|
11. 难度:中等 | |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约见民建、工商联负责人时说,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反映了 A. 准备实行“一国两制” B. 着力发展资本主义企业 C. 实行公私合营 D. 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特色
|
12. 难度:简单 | |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 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 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
13. 难度:中等 | |
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 A. 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 B. 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 C. 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 D. 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
|
14. 难度:简单 | |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 “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
15. 难度:中等 | |
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这一办法 A. 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B. 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
16. 难度:中等 | |
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
17. 难度:简单 | |
(题文)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 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 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C. 要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D. 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
18. 难度:中等 | |
晚清人士恽毓鼎在日记中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 ) A. 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 B. 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 C. 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D. 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
19. 难度:中等 | |
美国传统的“自由”的概念,在罗斯福时期发生了改变,罗斯福在有名的就职演说中把旧“四大自由”改成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罗斯福以下新政措施中,属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是 A. 通过《紧急银行法》 B. 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农产品市场 C. 成立工业复兴署执行《全国工业复兴发》 D.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
2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A. 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B. 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 C. 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 D. 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
21.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1882~1945)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等。这反映了新政的特点是 A. 损害资本家的利益 B. 实行计划经济 C. 建立“福利国家” D.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
22. 难度:困难 | |
W·福斯特在《美国共产党史》中说:“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行动……击破两党制度,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在罗斯福新政中,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 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 B.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 C.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D.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
|
23. 难度:困难 | |
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致力于宣传这种对“成功”(即快速致富)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这种现象 A. 有助于美国人民快速发财致富 B. 成为美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 不利于美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D. 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
24. 难度:中等 | |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里根则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其政策都符合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 B. 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 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
25. 难度:中等 | |
有关下列报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 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 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
26. 难度:中等 | |
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 国家政策的调整 C. 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 世界霸权的确立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
29. 难度:困难 | |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