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 A. 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 B. 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 C. 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 D.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
|
2. 难度:困难 | |
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也”。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A. 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 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 C. 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 D. 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
|
3. 难度:困难 | |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
4. 难度:中等 | |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
5. 难度:中等 | |
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A.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 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
6. 难度:困难 | |
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 A. 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B. 强调理性思考 C. 主张维护等级秩序 D. 反对贵族专权
|
7. 难度:中等 | |
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
8. 难度:中等 | |
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9. 难度:中等 | |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C.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
10.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
|
11. 难度:简单 | |
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由此可以推知汉初 A. 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 B. 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 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 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
|
12. 难度:简单 | |
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 传统儒学的影响 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
13. 难度:中等 | |
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这种认识反映了 A. 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较稳固 B. 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 C.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 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
14. 难度:困难 | |
汉代钱范被誉为“万钱之母”,下图为东汉五铢钱的铜质钱范,其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成为后世铸造工艺的典范 B. 极大提高了钱币铸造效率 C. 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确立后世铜钱的基本范式
|
15. 难度:中等 | |
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
16. 难度:中等 |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对君主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 汉代儒学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起 D.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
18. 难度:中等 | |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由此可知 A.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B.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 C.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 D.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
|
19. 难度:困难 | |
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
20. 难度:简单 | |
西汉时期,薛泽、庄青翟、赵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时,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们本应有所作为,但《汉书》只记录了他们的谨小慎微,认为不过是凑数的丞相。这表明 A. 中朝决断国事 B. 外朝负责执行 C. 君主集权加强 D. 宰相能力平庸
|
21. 难度:困难 | |||||||||
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如表
A. 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 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 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
22. 难度:中等 | |
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 A. 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C. 士族势力逐渐削弱 D. 官僚体制渐趋成熟
|
23. 难度:中等 | |||||||||||
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 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 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24. 难度:简单 |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作者强调 A. 专制统治的必要性 B. 唐室政治的合理性 C. 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D. 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
25.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A. 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 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 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
26. 难度:中等 | |
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 A. 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B. 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 C.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
27. 难度:中等 | |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这表明 A. 三省官僚体制已经成熟 B. 皇权不断强化 C. 三省权力重心在尚书省 D. 行政效率提高
|
28. 难度:困难 |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
29. 难度:困难 |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30. 难度:困难 | |
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A. 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 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 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 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
3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