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A.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威权

B. 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 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 根除影响政权稳定隐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 剥夺王国的封地

B. 推行推恩令

C. 夺取王侯的爵位

D. 继承分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A. 完善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治理

C. 解决诸侯王国尾大不掉问题

D. 消除世家大族垄断选才之弊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解决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提高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致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B. 助推谏官分化宰相权力

C. 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

D. 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削弱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B. 有效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 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 消除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 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 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 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说明了

A.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

C. 内阁权力扩大,拥有决策权

D. 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君与臣关系越加紧张

C. 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D. 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材料表明

A. 希腊的地理环境必然导致个人主义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C.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 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 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 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 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D.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

B. 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 英国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 内阁对议会起到限制作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对伊拉克增兵问题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布什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这

A. 违反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B. 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 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规定

D. 违背宪法,布什反对无效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以上材料说明

A. 美国联邦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B. 英国首相对内阁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C. 美国总统受国会的牵制,内阁集体对国会负责

D. 英国首相是多数党领袖,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A. 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 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 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 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俾斯麦毕生“孜孜不倦地与民主为敌,创新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和实践”,能够体现这句话观点的历史事实是

A. 德国议会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B. 德国统一后成为民主共和国

C. 德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不需要对皇帝负责

D. 德国皇帝为国家元首并且拥有很大的实权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必被君主派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11年,德国和发证啊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5题

材料二: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2018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5题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藩镇的特点,并任选两种类型藩镇势力分析其对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的影响。最后谈谈你对唐朝“藩镇割据”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宰相出身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问题: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哪些类型;并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