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

A. 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 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C. 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 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

A. 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B. 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

C. 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 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A. 苏格拉底

B. 梭伦

C. 克里斯提尼

D. 伯里克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铁犁牛耕的使用,不过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他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 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 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 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 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 废除土地私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 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推行三长制

C. 整顿吏治

D. 迁都洛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迁都丧失了拓跋贵族集团的强有力支持,造成洛阳新贵与平城老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立,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酿成日后的政治危机。北魏孝文帝迁都在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变化是(  )

A. 由南迁到北    B. 由北迁到南

C. 由东迁到西    D. 由西迁到东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新租调制

D. 汉化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 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 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 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 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 冗官

B. 冗兵

C. 积贫

D. 积弱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 加重了财政负担

D. 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免役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市易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且他们能够在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保马法

D. 募役法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忽必烈诏命行中书省及各级官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体现了元朝实行“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B. 重视农业生产

C.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体现了对蒙古旧俗的尊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商鞅遭车裂而其法不废,张居正身后毁誉但赋税征银的方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其共同原因是(  )

A. 封建君主的开明

B. 民众的广泛支持

C. 改革措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 适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题文)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

A. 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 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 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 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题文)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共同作用是(  )

A. “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 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

C. 为“理性天国”描绘了理想蓝图

D.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了教会权威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题文)在德意志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敢于与上帝摔跤的信心伟人。由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构成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德意志现代化历程的开端。“他”主张

A.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B.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C.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D.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  )

A. 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

B. 手工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

C.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

D. 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

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 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 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 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 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 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 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他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A. 克里米亚战争

B. 农奴制改革

C. 十月革命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 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 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A. 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进行改革

B. 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生产

C. 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

D. 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马木路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 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 欧洲列强的干涉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题文)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

B. 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 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 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与实力有所上升

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近代一位日本官员说:“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乘客进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据此可知,这位官员主张

A. 大力发展交通

B. 努力发展经济

C. 学习欧美文化

D. 进行对外扩张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俄日两国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翼(期望)。概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A. 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 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 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 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说:“日本之实行宪法也,在明治二十三年;其颁布宪法也,在明治十三年;而其草创宪法也,在明治五年。当其草创之始,特派大臣五人,游历欧洲,考察各国宪法之同异,斟酌其得失;既归而后,开局以制作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  )

A. 日本推行宪法进程太慢

B. 明治维新确定了共和制度

C. 中国应效法日本立宪救国

D. 只有君主立宪才能挽救中国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清除了封建割据势力

B. 都保留了君主专制统治

C. 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D. 都确认农民得到少量的土地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做法。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既有成功之处,也潜伏着失败的隐患,请列举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结合日本历史,说明材料二福泽谕吉提出“汲取欧洲文明”主张的原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3)材料二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唯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源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