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下图所反映出的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商品经济发达

C. 自耕农经济脆弱

D. 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

总件数

生产工具件数

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

铁农具件数

铁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80余

77

96.2%

68

88.3%

山西长治

36

31

86.1%

21

67.7%

湖南长沙

70余

21

30%

17

80.9%

广西平乐

181

约170

93%

91

53.3%

 

 

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 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 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 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缓慢

D. 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其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花楼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生产力进步致使井田制瓦解    B.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失效

C. 商品交易已经突破空间限制    D. 建立章程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 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周礼》一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这说明了当时(  )

A. 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B. 人们已普遍穿棉质衣服

C.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D. 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题文)据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中记载,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群工屯营,……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告以知。”此组织管理模式

A. 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

B. 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

C. 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

D. 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的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实施物物交换

B. 南北朝时期,政府设“草市尉”管理民间集市

C. 唐代夜市繁盛,并出现商业街

D. 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并对市不再直接监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工商皆本

C. 鼓励贸易

D. 闭关锁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 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 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资)之半。”(《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

B. 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

C. 明朝对告发私人海外贸易者予以重赏

D. 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虽然明淸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

B.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

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

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C. 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D.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民众购买力低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造成G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

②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③官僚资本的压榨

④国民党政府大举内债,溢发纸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由此可以看出

A. 争尝异味乃国人之普遍心理

B. 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C. 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D. 不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欧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为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C.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民族工业的繁荣

C. 抗日战争的爆发

D. 国共内战的开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

A. 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 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C. 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世纪90年代初,李明福办有一机器面粉厂,使用进口蒸汽磨。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 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清政府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C. 外国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政府人员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 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D. 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建国后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土地革命

D. 公私合营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

A. 双减双交政策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平价(国家定价)、议价(国家定价和市场价相结合)、市场价(遵循市场规律)是我国主要商品价格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平价商品占主体,此后议价商品范围逐渐扩大,21世纪以来市场价商品成为主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 我国商品越来越丰富

B. 国家经济政策在不断调整

C.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D. 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90年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通粮票,实际使用至1993年。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注:粮票中的画面为外滩风光)

A.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 农业改革步履维艰

C. 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D. 浦东开发效果显著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80年,山西省黎城县城关镇曹软升推销一个50吨储油罐,从中挣了2800元,被以投机倒把罪判刑。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删去法律中“投机倒把罪”的规定。此变化反映了

A. 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B. 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公民权利有法律保障

D.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2012年10月8日,纽约市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

A. 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

B. 到达印度,开辟了亚洲新航线

C. 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D. 进行环球试航,证明地圆学说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意大利是世界贸易中心

C.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该国是

A. 荷兰

B. 德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图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 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

C. 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 西方的殖民扩张

B. 人员交流的频繁

C. 东西文明的交汇

D. 科技发明的推广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下列所述史实与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相背离的是

A.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B.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

C. 1860年,法国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D. 《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

A. 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B. 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C. 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D.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的影响

B.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上述材料说明

A.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经济全球化的完成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题文)1863年,洛克菲勒开办了一家小炼油厂,1870年,通过内部合并成立标准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吞并了20多家炼油厂,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业,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这一现象反映了美国

A. 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

B. 市场扩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C. 科技是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

D. 石化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

A. 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B. 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

C. 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

D. 环保产业异军突起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A. 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 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D. 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古代中国农村   图2  19世纪后期

图3洋务运动主要            图4  1915~1919年中国纱的家庭纺织

经营洋布的商铺企业分布示意图       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图3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图4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该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生铁、电力等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五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以空前的创造力,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举措“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不能照抄材料)。

材料三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万吨)

320

2950

投资额(亿美元)

1.21

5.9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4)据材料四,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具体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