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 A.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B. 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C.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 扩大了社会消费
|
2. 难度:简单 | |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对此解释合理 A. 科技进步加速社会阶层融合 B. 交通工具变革使女性地位提高 C. 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 D. 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
|
3. 难度:中等 |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
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剧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强劲 C.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减少 D. 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
5. 难度:简单 | |
18世纪初,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志广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B. 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 C. 工业革命强化竞争意识 D. 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
6.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 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 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 C. 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 D. 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
|
7. 难度:中等 | |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 A.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 C. 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
8. 难度:中等 | |
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娃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 A. 罢行盐铁官营 B. 实施重农抑商 C. 抑末利重仁义 D. 注重勤俭节约
|
9. 难度:简单 | |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了,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A. 设立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难度:简单 | |
1984年,是中国改革的小高潮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合作社在全国推行开来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开发开放浦东
|
11. 难度:简单 | |
唐代后期,江东地区的劳动人民发明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短曲辕犁的出现 A. 标志井田制瓦解 B. 加速江南经济开发 C. 使均田制得以实行 D. 导致土地兼并出现
|
12. 难度:困难 | |
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 B.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 C.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D.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
13. 难度:简单 | |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 A.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B.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C.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
|
14. 难度:中等 | |
《汜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B.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C.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
A.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高 C. 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 D. 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
16. 难度:中等 | |
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该措施意图是 A. 保护私有财产 B. 鼓励创办实业 C. 恢复市场秩序 D. 巩固新生政权
|
17. 难度:中等 | |
1979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1985年,日、德、英、法四国也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100%。从这一过程可看出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B. 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C. 国家干预经济方式新发展 D. 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
|
18. 难度:中等 | |
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 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C. 宋代社会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基础 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
|
19. 难度:简单 | |
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D.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
20. 难度:中等 | |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A. 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 B. 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C.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D. 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扩大新中间阶层
|
21. 难度:中等 |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2.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与商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下列现象符合以上表述的是 A.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 B. 鸦片战争后,“值百抽五”关税税则的逐步形成 C. 拿破仑三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D. 《南京条约》附件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
23. 难度:简单 | |
罗伯特舒曼(1886—1963),法国政治家,舒曼年轻时曾就读于波恩、慕尼黑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德军,一战后加入法国国籍。舒曼对法德之间的历史宿怨有亲身体会,渴望能够彻底结束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为此,二战后,时任法国外长的舒曼实施一场外交革命——“舒曼计划”。下列有关舒曼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筹划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煤钢联营机构 B. 美国援助西欧影响了该计划的出现 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使该计划付诸实践 D. 推动了法德和解和欧洲一体化进程
|
24. 难度:困难 | |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 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
25.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 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B. 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 C.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 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年,日本和美国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昨,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文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 ——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 材料二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
27.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并指出这种政策的推行对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事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Comyn)的计算,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他中1/4~1/2注入中国。白银的注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化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加准确的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摘编自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并指出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