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周礼》中又强调“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结合 B.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 社会秩序保持长期稳定
|
2.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长期结合在一起的,有学者认为隋唐两宋时期属于“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种体制实质上 A.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C. 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 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
3. 难度:中等 | |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南宋李唐的《村医图》描绘了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他们的绘画 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 B. 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 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 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4. 难度:中等 | |
朱舜水是浙江余姚“四先贤”之一,他曾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这一观点与下列哪种主张最为接近 A. 春秋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C.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雕虫篆刻,又何益哉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则无伦物矣
|
5. 难度:中等 | |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首创于清道光时期,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主要反映出 A.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C. 列强入侵严重破坏中国经济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这一主张 A. 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 B. 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 C. 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 D. 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
|
7. 难度:中等 | |
“内地会”系中华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创始人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从中可推知
A. 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B. 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C. 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D. 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
|
8. 难度:简单 | |
1954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时提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希望我国能够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周恩来的这一判断反映出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 B. 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消除 C. 朝鲜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 D. 万隆会议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
9. 难度:中等 | |
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A. 卷帙浩繁规模巨大 B. 立法随意主观性强 C. 立法形式多元 D. 阶段性强体系完善
|
10. 难度:中等 | |
康德认为,“启蒙是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可以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上述材料表明 A. 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B. 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 C. 启蒙精神在于批判与反思 D. 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
11.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是1600年由英国王室亲自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当时有个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A. 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B. 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 C. 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 D. 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
|
12. 难度:中等 | |
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经济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己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边防、海防建设历史悠久。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构想。 ——中国日报网2014年9月17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海防亦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强边防、海防建设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
14.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切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于19世纪50年代。小说中有如下情节:黑人奴隶乔治哈里斯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机器,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莱格利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把他从工厂中领了回去。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受了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摘编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15. 难度:简单 | |
材料 尊老养老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国初年,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传统色彩的养老观,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民国17年,上海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民国32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摘编自《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养老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
16.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 整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直到80年代,中国才关注不结盟的成功经验并采用尼赫鲁所倡导的不结盟这种比较务实的外交环境。 ——摘编自《关于不结盟外交战略问题研究》 材料二 两极格局打破后,由于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的瓦解,西方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变本加厉,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对第三世界施加压力,发达国家也不再需要利用过去的中间地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减少。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尽快加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是为了赢得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减免债务的优惠,甚至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 ——摘编自《冷战后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问题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冷战后不结盟运动的命运有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
17. 难度:简单 | |
材料 崇德元年,以文程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文程所典皆机密事,每入对,必漏下数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复召入。上重文程,每议政,必曰:范章京知否?脱有未当,曰:何不与范章京议之?众曰:范亦云尔。上辄署可。文程尝以疾在告,庶务填委,命待范章京病已裁决。抚谕各国书敕,皆文程视草。初,上犹省览,后乃不复详审,曰:汝当无谬也。世祖即位,命隶镶黄旗。睿亲王多尔衮帅师伐明,文程上书言: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子女是图,因怀疑贰。今当中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顺治二年,江南既定,文程上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从之。 ——节选自《清史稿范文程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程上书的治国之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文程对清朝顺利进取中原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