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9年“黉门云”高考等值试卷★预测卷(全国Ⅱ卷) 文科综合 历史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钱穆曾形容西周的分封: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抑殷宋於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这表明西周的分封

A. 促进了族群的融合

B. 稳固了统治秩序

C. 增进了文化的交流

D. 保障了贵族特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汉武帝时期,废除了人才选拔中“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规定,代之以熟悉儒家经典的取士标准。这一变化

A. 巩固了中央集权

B. 中断了其他学派的传承

C. 强化了道德教化

D. 推动了儒家势力的增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南宋时期临安城内各种“社”、“会”之类的组织十分常见。“社”大多为演艺人员组织,“会”则是从事市民文学创作的文人组织。与手工业组织相比,“社”“会”组织较少受到政府干预,且多属于民间自主的活动团体。这表明南宋时期

A.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松动

B. 艺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市民阶层群体意识增强

D. 经济发展刺激民主自治的产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代中后期在司礼监和内阁共理朝政的体制之下,相权动态游移于司礼监、内阁之间,二者中任何一方的权势都不能在时间上取得连续、持久的积重式发展。这反映明朝中后期

A. 权力制衡体制得到完善

B. 内阁获得独立的决策权

C. 皇帝的至尊权威日益强化

D. 政治体制渐趋理性运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70年日本遣使来华议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表示:“彼因泰西各国业与中国立约通商,该国亦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援例而来,似系情理所有之事。该国向非中土属国,不奉正朔,本与朝鲜、流球、越南臣服者不同。”这反映出李鸿章

A. 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 致力于维护主权的完整

C. 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D. 放松了对日本的军事防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19年上海地区成立了植棉改良推广委员会,并聘请农学专家协助工作,从国外引进优良棉种,在鄂、豫、湘、冀等省设立植棉试验场16所,就地研究指导植棉改良。这一举措

A.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 协调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D. 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颁布《党员十二守则》,并用来要求学生,希望以此“改造人心,统一行动”。这一条例

A. 巩固了统一战线

B. 维护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C. 壮大了抗战力量

D. 改变了中日之间力量对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60年8月,中国领导人提出了逐步恢复1958年中断的中日贸易,11月签订了中日民间贸易协定,1961年中日贸易逐步恢复。中国领导人甚至认真考虑了签订协议,从美国进口粮食的问题。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谋求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B. 追求外交工作的独立自主

C. 内部环境影响对外决策的制定

D. 国家利益与美日趋于一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

B. 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

C. 对于古代希腊的研究缺乏辩证思维

D. 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由下图可知,18世纪以来

 

 

A. 佛罗伦萨消费水平最高

B. 英国生产总值日益超越中国

C. 中国生产总值落后于世界

D. 西欧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4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评价媒体对北约重组事宜的报道时,明确指出:“我们可以说已经不受它(北约)的支配了……我们将不带着任何痛苦离开它……不是我们离开北约,而是北约对我们转过身去。”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 寻求脱离欧洲一体化进程

 

 

B. 积极追求外交的独立性

C. 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D. 改变了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由下图可知

A.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B.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C.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D.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治理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2000年,城市社区建设在全国推行。社区制的特征在于:其管理理念是以民为本,从原来的管理居民转变为服务居民,强调服务意识;其管理形式是去行政色彩,在社区(居委会)内再组建自治组织进行自治,强调居民参与治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其管理目标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发动社区力量,达到社区善治。

——摘编自景跃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同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治理的异同,并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的传播

 

 

公元前三世纪

茶叶在中国开始盛行

公元四、五世纪

茶叶被当作商品用来与邻近国家进行贸易

唐朝时期

茶开始成为大众化饮料

公元805年

日本僧人最澄大师来中国研读佛经,并从中国带茶籽及茶树带回日本栽种,深得天皇喜爱,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十七世纪初期

茶叶开始在欧洲流行

1773年

北美殖民地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

19世纪

英国人历经多次的中国茶树移植,最后也成功地在大吉岭地区培育出茶树,也成就了大吉岭的世界第一好茶的商业价值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5年1月中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重点规定了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政策。即从1985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消统派购后,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直线流动。农产品经营、加工、消费单位都可以直接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农民也可以通过合作组织或建立生产者协会,主动与有关单位签订销售合同。与改革统派购制度相适应,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85年农产品统派购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1985年农产品统派购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共和党政府从其保守的国际秩序观念出发,试图纠正凡尔赛体系的弊端,以实现欧洲的稳定与安全:一是削减德国的战争赔款,并在此基础上向德国和欧洲输入美国的资本;二是以停止贷款相威胁促使欧洲国家实现安全合作,解决《凡尔赛条约》引发的欧洲边界与安全问题。1925年10月在美国干预下欧洲各国召开洛迦诺会议。《洛迦诺公约》规定,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双方不得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相互进攻或入侵以及诉诸战争;彼此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德国同法国、比利时、波兰和捷克还签订了双边仲裁条约,规定今后发生冲突,如外交方式无法解决时,则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院加以解决。虽然在德波和德捷协定中没有维持边界现状的内容,但是缔约双方承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纠纷。

——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洛迦诺会议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汤显祖出生于明朝中后期,年仅二十一岁中举人,因得罪朝中权贵,汤显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而立之年才进入仕途。南京官场上政治腐败,使得汤显祖对仕途感到失望。“金阊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汤显祖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时。在《牡丹亭》中,他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在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身上。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而且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正是这种敢于反礼教的爱情故事,才打动了观众,使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为"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的划时代之作,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汤显祖从事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汤显祖文学艺术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