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B. 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
2. 难度:中等 | |
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B. 中国物产丰富多样 C. 中外贸易的发达 D. 朝贡贸易的兴起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属于朝贡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国家财力的支持,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②目的是宣传国威 ③给途经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 ④和亚非国家保持了一种友好关系 ⑤使中国延续了海洋强国的地位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④ D. ②④⑤
|
4. 难度:简单 | |
以下三种古代手工业形态,按其商品化程度,排列正确的是 A.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
5. 难度:简单 | |
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 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 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 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
6. 难度:中等 | |
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
7. 难度:简单 | |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 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探寻新航路 D. 居于欧洲经济中心地位
|
8. 难度:简单 | |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 “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 “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 “哥仑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
9. 难度:中等 | |
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用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一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 A. 战争因素 B. 商业因素 C. 文化因素 D. 外交因素
|
10.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
11. 难度:中等 |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A. 新航路开辟后 B. 殖民扩张时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12. 难度:简单 | |
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殖民霸权不断转移 B. 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
13. 难度:简单 | |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
14. 难度:中等 | |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5. 难度:简单 | |
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 A.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 D. 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
16.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开始分离。“耕”与“织”分离的直接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民族工业的兴起 C. 洋布的大量输入 D. 洋务运动的影响
|
17. 难度:困难 | |
1867—1913年,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等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主要进口商品。由此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重视商业发展 B. 农产品商品化 C. 小农经济解体 D. 卷入世界市场
|
18. 难度:中等 | |
在近代中国,这场运动“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属于这场运动的企业是 A. 洪盛碾米厂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沈阳机床厂 D. 贻来牟机器磨坊
|
19. 难度:简单 |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直接原因是 A. 迫于列强的压力 B. 决定实业救国 C. 解决财政危机 D. 洋务运动的推动
|
20. 难度:中等 | |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 C. 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 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大跃进”运动的推进
|
22.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B. 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 C. 抵制“大跃进’,的错误 D. 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
|
23. 难度:中等 | |
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进行的主要探索是 A.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B. 加强与苏联合作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发展外向型经济
|
24. 难度:简单 | |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 大跃进时期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25. 难度:中等 |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B. 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26.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从政治、经济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张謇通过金融融资的方法向社会招股集资,解决资本问题……张謇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立章定规。他亲自拟定的《厂约》,被章开沅教授称为中国早期民族近代企业留下的一篇重要文献……“父教育、母实业”,实业、教育是张謇提倡救国立国一个整体的两个车轮,相依相承,共同发展……1900至1921年间,大生资本增长六倍。以此为基础,张謇发起创办了20多个股份制企业,涉及工业、农业、盐垦、冶金、面粉、造纸、交通运输、金融银行等行业,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团公司,控制资金达2240万两……1922年,中国经济形势突变。一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天灾人祸、水灾不断导致棉花连年失收;东北市场出现严重萎缩;大生公司战线过长、管理落后等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大生资本集团陷入困境。 ——张绪武《大生纱厂见证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现代社会的到来》 (1)据材料一,概括上海发昌机器厂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1900至1921年间推动大生资本集团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分析影响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