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预科班)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A. 年龄长幼

B. 贤良优次

C. 出生贵贱

D. 血缘亲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秦国灭东方六国后,建立了秦王朝。秦朝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就开始归入中央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中原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秦朝的治国实践和权力运作,饱含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足资诫鉴的政治教训。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不包括

A. 儒法相济的统治思想

B.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

C.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

D. 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 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 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热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题文)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 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 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 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 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二、null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

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