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杜甫24岁时写下《望岳》一诗,其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

A. 西周分封制

B. 西周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

D. 九品中正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这是对清朝雍正年间某一官员职责的描述,该官员是

A. 宰相

B. 内阁大臣

C. 军机处大臣

D. 议政王大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是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这说明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执政官

B. 公民大会

C. 民众法庭

D. 五百人议事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罗马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民主制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罗马法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今年是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330周年,通常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

A.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B.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D. 两党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 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B. 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 邦联制与分权制衡

D. 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

A. 洪秀全

B. 袁世凯

C. 毛泽东

D. 孙中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思想内容包括

①武装斗争

②土地革命

③根据地建设

④创立政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C. 全民族的抗战

D. 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47年年中似平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 挺进大別山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学者说:“这本书是我共产主义的启蒙老师……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本书”是

A. 《共同纲领》

B. 《资本论》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共产党宣言》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某校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你认为他们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A.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B. 中国现代化进程

C. 改革开放传来的巨变

D. 两岸关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是澳门回归的

A. 19周年

B. 20周年

C. 21周年

D. 22周年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展示的是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后,一些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手,振臂高呼的情形,他们兴奋的原因是

 

 

A. 中国同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 中美关系正常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世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全球化

B. 一体化

C. 多极化

D. 集团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耕地工具,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该工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产业站构”的变化是指

A. 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B. 棉纺织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C. 城市化进程加快

D. 垄断组织的出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从下图反映的现象中,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

B. 茶叶和生丝是出口的主要原材料

C.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逐渐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此说法主要是

A. 看到了洋务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B. 指出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质

C. 否定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 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下列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A. 唐朝的三省六部

B. 元朝的中书省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由议会代表国国家行使国家权力。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了议会制

B. 美国的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C. 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

D. 美国的总统对议会负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B.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

C. “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D.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

 

四、多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B. 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C. 图示二显示了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 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的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D.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有

A. 日益明显的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增长

B. 飞机、轮船的发明,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D. 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六、多选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是

A. 立体化

B. 全方位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七、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年均增长率

4.5%

4.3%

11.1%

3.9%

4.0%

5.1%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

国有及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6.5%

39.1%

17.9%

18.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1962年,1966~1970年两次农业总产值下降的共同原因。总结这两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列举此时期我国主要经济建设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7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