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
2.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 A. 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 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 C. 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 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
|
3. 难度:简单 | |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体,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 A. 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 B. 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 C. 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 D. 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
4. 难度:中等 | |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
5. 难度:困难 | |||||||||||||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 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 “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
6. 难度:简单 | |
187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188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巴西签约,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这表明晚清政府 A.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意在改变外交屈辱地位 C. 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D. 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
|
7. 难度:简单 | |
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农民、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这主张意在 A. 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 B. 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
|
8. 难度:中等 | |
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 A. 符合中国国情,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占主导地位 B. 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精神致,得到普遍认同 C. 是导致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D. 直接指导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
|
9. 难度:简单 | |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
10. 难度:中等 | ||||||||||||||||||||||||||||||||||||||
下表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 B. “一五”时期农业税增加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C. “二五”时期农业产量下降反映经济领域已出现“左”倾错误 D. 1963—1965年农业产量下降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混乱不堪
|
11.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 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 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 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 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
12. 难度:中等 | |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 A. 军事封建色彩浓厚 B. 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C. 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 D. 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期以来,贪官污吏不但上蠢国课,下剥贫民,同时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大为下降。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创立"考成法",主张"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具体办法是,对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州县各级衙门所处理的公事,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而立定"程限",并置立"文薄"存照,做到"月有考,岁有稽","误者抵罪",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为此,张居正又健全六科给事中的职权,以六科督查六部,以六部督查地方藩、泉等司,再以藩、泉两司督查府、州、县官。随着改革的进行,万历初期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的政治局面,所有官员百事惟谨,朝廷政令"虽万里以外,朝下而夕奉行"。同时,由于行政效率提高,各地方官都能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赋税任务。张居正自己评论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实行"考成法"的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一次会谈,并于8月14日发表了《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宣言提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以及战后世界的结构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进步和民主原则。宪章表达了英、美两国对于摧毁纳粹暴政的坚强决心,对于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决心、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都具有积极作用。宪章发表后,苏联于9月24日正式声明,基本同意宪章原则。在大西洋会谈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讨论了对苏援助问题。根据英美建议,美、英、苏三国于1941年9月底至10月初举行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达成了对苏援助的县体方案,使三国之间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首脑进行大两洋会谈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美两国首脑大西洋会谈的历史作用。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任封覆大支的时间内,直接指挥中法战争,反对撤兵议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规”的正确主张;辛丑事变中,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造径解决争端。实业方面,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提出“图自级,脚外待,战利权,存中学”的主张,另外一件是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螺丝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就近代工业化企业,把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他力主广开新学、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等,构建了一个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域向州县的现代教育体系。纵观张之润的一生,毛泽东曾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态记张之洞。” ——摘编自范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发展民族实业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的历史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