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B. 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D. 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
2. 难度:简单 |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3. 难度:困难 | |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 时间的不断更替 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 国际关系的变革
|
4. 难度:中等 | |
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D. “冷战”局面的形成
|
5. 难度:简单 | |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
|
6. 难度:中等 | |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 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 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 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 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
7. 难度:困难 | |
(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A. “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 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
8. 难度:困难 | |||||||||||
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A. 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 B.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 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D. 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
9. 难度:中等 | |
1987年美苏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签署《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条约满足了美苏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但苏联在谈判中显得更加积极主动,条约规定要销毁的中导数量,苏联也比美国高出一倍。苏联如此妥协的主要原因是 A. 迫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威胁 B. 控制军备以缓和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 C. 力图为国内的改革争取和平环境 D. 多极化的趋势下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
10.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 A. 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B. 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 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 D. 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
|
11. 难度:中等 | |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小说。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国家悄悄发行。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 表明美苏关系的逐渐缓和 B. 放弃了和苏联的军事对抗 C. 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D. 是对苏联内政的直接干渉
|
12. 难度:中等 | |
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 A. 苏联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 B. 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 C. 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 D. 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
|
13. 难度:中等 | |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
14. 难度:简单 | |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领导人之间信息传达不畅,1963年6月,美苏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建立起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之后中东战争等国际问题上,双方有多次对话。这主要体现了 A. 冷战状态下的理性应对 B. 美苏争霸利于世界和平 C. 美苏之间呈现合作态势 D. 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
15. 难度:中等 | |
冷战时期,很多批评家指责北约和华约这样的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带来了核对抗。冷战结束后,批评家们又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能力。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结束后 A. 恐怖主义猖獗 B. 世界缺乏抗衡美国霸权的力量 C. 地区冲突不断 D.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
16. 难度:中等 | |
学习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刚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性质的战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及早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制止大战爆发 ②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③和平来之不易,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④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B.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 C. 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 D. 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
|
19. 难度:中等 |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发生的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不列颠战役 ④阿拉曼战役 A. ③④②①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
20. 难度:中等 | |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此内容应该出于 A. 《大西洋宪章》 B. 《开罗宣言》 C. 《联合国家宣言》 D. 《雅尔塔协定》
|
21. 难度:中等 | |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据此可知,爱因斯坦: A.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B. 科技为战争服务 C. 反对研制原子弹 D. 消除战争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 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一位战地记者记载二战期间英国的一次军事行动:“等着上船的士兵富有纪律性,他们撤离已战斗了三个星期,他们缺少睡眠,忍饥挨渴,然而他们一直保持队形,直至开到海滩,仍服从指挥。”该军事行动产生的影响是 A. 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B. 迫使德意军队处于劣势 C. 德国开始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D. 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
24. 难度:中等 | |
二战期间,某国际会议召开的背景是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内容是研究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处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这次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
25. 难度:简单 | |
2007年美国总统在评论二战后期的一次重要会议时说,“大国政府在谈判时再次牺牲了小国的自由。只不过这次是为了稳定而牺牲自由并导致一个大洲的分裂和动荡而已。中欧和东欧数百万人被囚禁将是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这次会议应该是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
26. 难度:困难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登陆战的兴盛时期,登陆战规模、次数、战术、组织,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下列登陆战发生的地点从西到东的排列顺序是 ①西西里岛登陆 ②诺曼底登陆 ③“火炬”两栖登陆 ④冲绳岛登陆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
27. 难度:困难 | |
下列“二战”时各国领导人话中反映的史实,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兰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②我要求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 ③第二战场的开辟对苏联有多重要呢?……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④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战无不胜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
28. 难度:中等 |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A. 太平洋战场 B. 苏德战场 C. 北非战场 D. 西欧战场
|
29.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记载:“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但也正是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两支苏联军队以巨大的钳形包围了德军。”这座城市是 A. 莫斯科 B. 库尔斯克 C. 斯大林格勒 D. 雅尔塔
|
30. 难度:中等 | |
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 B.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C. 法西斯集团的开始瓦解 D. 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
31. 难度:简单 | |
邮票可以反映历史,也是设计者所处时代和设计者本人思想认识的反映。下图为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票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国曾经追求过“美国式”的民主 ③邮票突出“抗战建国”反映了当时中美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台湾已经回归中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32. 难度:中等 | |
理查德•佐尔格被誉为“红色间谍大师”。1941年9月15日,他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电报,斯大林如同吃了定心丸,立即放心大胆地将远东地区半数以上的苏军调往西线的欧洲战场。这份电报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 A. 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B. 日本将南进对美作战 C. 德、意、日组成三国军事同盟 D. 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隐患 B. 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 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
34.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一国际会议通过的一项条款说:“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以下对这一条款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②反映了美国的外交胜利 ③出自《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④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35. 难度:中等 | |
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条约》 ④《九国公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36. 难度:中等 | |
“年复一年地永远活活地把它(指德国)的皮剥光。无论这种手术做得如何熟练和小心,在手术进程中多么注意不要杀死病人,它却代表了一种政策,这种政策如果真被采纳并蓄意实行,人们的判断就会宣告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该学者评论的是《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条款 A.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B.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C. “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D. 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
|
37. 难度:简单 | |
1918年初,一名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方的没落”应该是指 ①大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 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 ③大战削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 ④大战使英、法、德、美经济一落千丈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38. 难度:困难 | |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 战前都建立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C. 北非地区都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D. 都使西欧国家遭受到严重削弱
|
39. 难度:中等 |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
40. 难度:简单 | |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其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开启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这一进程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材料评述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俄国二月革命 D. 巴黎和会
|
4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体上自1938年10月到1940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以争取美国为主的外交方针,国民政府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援华要求,然而美国最高当局却没有很快作出对华贷款的决定……1940年4月罗斯福签署了专门命令,批准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同时又批准4500万美元军火器材援助中国。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退让已到了最后关头,决定采取不再退让的方针。罗斯福随即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存款,禁止所有石油运往日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共同打击日本。 ——谢本书《二战时期的中美友谊》 材料 二战后执政的(日本)吉田茂政府考虑到战败后日本的处境和自身的条件,政治上、外交上采取低调,唯美国马首是瞻。实行了一条“先富国后强兵”的小日本主义的“吉田战略”。因而,日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平等的、美主日仆的格局。1951年旧金山和会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日美同盟正式形成,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实行“冷战”和争夺世界霸权的走狗。 ——杨运忠《走向新世纪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调整和构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援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美、日三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对中日两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4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美国面临着来自欧、亚两方面的威胁。罗斯福和军方首脑都看到旧有的只针对日本的“橙色”战争计划已不迨用。1939年,联合委员促使计划人员们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彩虹”计划。这组计划不同于过去的针对单个敌人,在一个地区,而美国又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作战的单色彩计划,而是一组针对一个以上的敌人,在一个以上的地区,并考虑到获得其他民主国家援助的情况下作战的多色彩计划。它由四个计划组成……战局的发展使罗斯福釆取积极的措施去援助被国的英帝国,也使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欧洲与大西洋的战争。与此同时,以大平洋为战略重的“橙色”计划也最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美囚先后制定了多个版本的“彩虹”计划,前3个版本更多地体现了“橙色”计划的特点,都被放弃,最终选定了“彩虹”4号计划。至此,“橙色”计划走完了它的全程。 ——摘编自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美国的对日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
43. 难度:困难 | |
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也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摘编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战后,美苏形成冷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2)材料二反映了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