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争议渐息。这说明

A. 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

B. 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C. 历史事实的考辨,在于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相结合

D. 通过“二重证据法”检核传承文献,推动历史研究的进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 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 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C. 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 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中蕴含的道家学说是

A. 辩证法思想

B. 无为而治

C. 齐物观

D. 道是世界之本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能够反映明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 商业区“千街错绣”,灯火连昼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源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召开,为东西方交流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下列项中错误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是

A. 汉代的丝织品远销欧洲成为奢侈品

B. 明代的茶叶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C. 宋元后瓷器开始成为外销重要商品

D. 中国印刷术经阿拉伯传到西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问》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博物馆建周、汉、唐、宋文化展室,需选择一些具备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信息作为时代标签。下表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三司使闽粤棉布米芾《蝶恋花》

江南道均田制立井水车欧体

“内朝”五都五经博士《四民月令》

世官制“国有六职”金文《生民》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①②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冯天瑜以明清学术四杰为例研究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型,他指出:“晚明学者中,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在经世致用思想中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据此推断,冯氏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于

①内生性

②独特论

③近代性

④融合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竹枝词在形式上不拘格律,内容上咏风土人情、讽时俗流弊。民国六年,温州有竹枝词写到:“报社于今已数家,《瓯潮》《温处》又《飞霞》……和议初成海禁开,美欧互市擅雄财。自从瓯埠通商后,屡见带轮鼓浪来。”据此判断当时温州

A. 自然经济受到欧美冲击开始解体

B. 已成为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C. 通俗性报刊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D. 交通工具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和初步发展。下列序号与著名近代民族企业对应正确的是

A. ①轮船招商局

B. ②保兴面粉厂

C. ③发昌机器厂

D. ④江南制造局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纺织业的发展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②纺织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

③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④纺织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在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具体主张中,最接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思想是

A. 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 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C. 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D. 嘱咐“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以及洋务运动的推动,使近代中国交通、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③中国开始创办跨洋电报

④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直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撰写文章系统阐述了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这篇文章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共产党人>发刊词》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其中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役,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②结果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在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

④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一系列外交文件。下列文件内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双方认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

②“中国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为贸易市场

③“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与梭伦改革相比,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担任官职的范围扩大,消除了财产资格限制

②民主机构拥有最充分权力

③解决平民参政之忧使民主政治落到实处

④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古罗马某位法学家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

A. 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B. 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思想

C. 必须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

D. 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 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B. 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C. 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 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评论文艺复兴时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对

此评论解读错误的是

A. 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形式

B.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C. “战战兢兢”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的

D. “新的一幕”指的是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的是

A. 哈格里夫斯

B. 阿克莱特

C. 韦奇伍德

D. 瓦特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自然神论(Deism)是在启蒙运动中兴起的一种宗教学说,由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1583-1648)始创,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也都宣传过自然神论。下列有关自然神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的出现受牛顿力学理论的影响

B. 它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

C. 上帝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

D. 它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

A. 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 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

D. 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危机时刻,思想家提出不同的拯救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旱灾、饥荒、侵略、战争、弑君一系列事件与灾难发生于17世纪中期的世界各地。危机由英国到日本,由俄国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蔓延全球,美洲大陆甚至也受到波及。在1640—1650年,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饥荒、营养水平下降以及疾病的增加。据估计,该时间段世界人口死亡了1/3。而中国的明清易代,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材料二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

材料三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冯特军《国际政治概论》、赵可全《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是如何从理论上来应对明清易代和17世纪总危机的?与此相比,英国应对17世纪总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治理的努力方向。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00年来,五四精神一直在鼓励着青年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6月,郑振铎在《新文化运动者的精神与态度》中写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自发端以至于今,不过一年多,而其潮流已普遍于全国。自北京到广州,自漳州到成都,都差不多没有一个大都市没有新的出版物出现,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新文化运动者的存在。这个现象真是极可乐观的。”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材料二  五四以前中国的社会,可以说是一点没有组织。从前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个学校的学生是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各县各省的学生都有联合会。从前这个学校的教职员和那个学校的教职员也一点没有联络的,现在居然有好几省已经组织成了什么教职员工会。从前工界是一点没有组织的,自从五四以来,有工人的地方,如上海等处也添了许多中华工业协会等种种机关。从前商界也是一点组织没有的,现在如天津等处的商人有同业公会的组织。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振铎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1979年前后是中国命运大转折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78年的所有出国考察中,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谷牧所率的考察团于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对西欧的访问。它和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12月的三中全会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转折点。

——摘自(美)傅高义著《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 

 

1978年12月13日

时任美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说,他会将邓小平的意见转告华盛顿,邓同意1月1日是宣布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好日子。

1979年01月01日

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在他列出的3个主要目标中,其中1个是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

1979年01月06日

即三中全会刚过两周,北京就为习仲勋开了绿灯,让他准备一个广东接受外资的方案交北京正式批准。

1979年07月18日

在中央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对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说:“不必陷入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依据(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改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重要讲话的标题,用一句话指出这一讲话的历史地位,并简述该重要讲话的基本内容。

(2)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制度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企图仿效纳粹党,扶植法西斯团体。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在“绝望中,似乎是准备跟着任何一个提出一套计划的疯人走的”。为此,忠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罗斯福总统,推进了系统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这些政策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由联邦政府举办救济事业;其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三,保护劳工权益。与此相配套的法律被后继者所沿袭,成为美国福利和救济系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顾家稼等《美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中国《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中国《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三  联邦德国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950~I960年,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5%,创西欧国家最高纪录。“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既有国际大环境下的外部条件,也有国内政策制度的重要作用。

——马远之《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颁布的“社会福利救济政策”的相关法律文件。分析上述法律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中国社会对罗斯福新政有何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50〜1960年”联邦德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