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片内容反映出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集体劳动 D.手工业与商业相结合
|
3. 难度:简单 | |
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 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
5. 难度:简单 | |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 丝 B. 棉 C. 毛 D. 麻
|
6. 难度:简单 | |
《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 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
7. 难度:简单 | |
“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下图“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 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 航船所经之地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 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
|
8. 难度:中等 | |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A. 大街小巷商店铺席连绵不断,街道两边建有会馆 B. 在某一商店,你购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花瓷 C. 张老板又新购买了几十台织机,机房规模扩大了 D. 乘船在运河游玩,品尝当地小吃,欣赏两岸繁华的商业景象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C、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
10. 难度:中等 | |
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 A.海禁 B.抑商 C.奖励农耕 D.整顿吏治
|
11. 难度:简单 | |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材料反映了苏州 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作坊 C.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 工匠与机户的关系紧密
|
12. 难度:中等 | |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 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 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 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 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
13. 难度:中等 | |
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 交通运输的不便 C.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 洋布洋纱的冲击
|
14. 难度:简单 |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 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 商品市场的扩大 C.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 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
15. 难度:简单 | |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 推翻满清政府 B. 支持革命事业 C. 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D. 实业救国
|
16. 难度:简单 | |
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1918年,碰巧遇见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A. 张謇自身善于经营 B.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C.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D. 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
17. 难度:简单 |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
18. 难度:中等 | |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了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商品的涌入 B.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繁重的捐税负担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
19. 难度:简单 |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大特点是 A. 时间具有漫长性 B.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 始终把工业化放在首位 D. 偏重生产关系的变革
|
20. 难度:简单 | |
1956~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 ①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②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
21. 难度:困难 | |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22. 难度:简单 |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 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23.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24. 难度:简单 |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看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25. 难度:简单 | |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下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
A. 汉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
26.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不是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 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 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
27. 难度:简单 | |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
A. B. C. D.
|
28. 难度:简单 | |
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 A. 先进的政治制度 B. 先进的通讯手段 C. 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D. 价格低廉的商品
|
29. 难度:简单 | |
“‘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这句话旨在 A. 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B. 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 C. 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D. 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
|
30. 难度:中等 | |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 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中州古籍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其内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
32. 难度:中等 | ||||||||||||||||||||||
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其中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