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X处应填

 

 

A. 铁器牛耕的使用

B. “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 各诸侯国的变法

D. 宗法分封制解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与成语“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土地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井田制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戏词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A. 丰衣足食

B. 自给自足

C. 赋税承重

D. 烂漫凄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

B. 西汉的白渠

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汉代治理黄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农书》中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以一犁用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 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 只适合南方水田

C. 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 变革了土地制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材料中描述的工具是指

A. 耧车

B. 翻车

C. 风力水车

D. 筒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 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 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 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 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合称而来。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随着商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在空间上逐渐突破了原先的限制,这“一定时期”的典型是

A. 战国大梁

B. 汉代长安

C. 南朝建康

D. 北宋汴京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 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 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 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 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苏轼的《石炭并引》中记载:“彭城(今江苏徐州)旧无石炭。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材料中“石炭”指的是

A. 竹炭

B. 木炭

C.

D. 石油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宋代文物图案,上有文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转卖兴贩别有加饶”,对图案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图案具有商标广告性质

B. 宋代坊市制被打破

C. 济南发展成为商业城市

D. 宋代商人地位提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学者研究(宋本)《清明上河图》发现,图中汴京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整座城市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这些细节传递出的信息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国防意识日趋淡漠

C.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 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B. 市镇经济的发展

C. 商业环境的恶化

D. 政府实行专卖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 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

 

 

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

A. 农耕技术的提高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B. 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C. 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D. “海禁”政策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里所说的“光明”是指

A. 工业文明成果

B. 天主教思想

C. 科学精神

D. 君主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A. 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作用

B. 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 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种趋势

 

阶层(职业)年代

1560年

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

100%

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

100%

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

60%

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

30%

60%

农场主(含自耕农)

50%

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

15%

15%

茅舍农(含牧民)

20%

20%

 

 

A. 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B. 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

C. 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D. 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汽船的出现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6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的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为确立"海上的主人"地位,首先是打败了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题文)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圈地运动的发生

D. 宗教改革的发端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 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 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 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D. 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 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

B. 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

C. 使工厂完全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A. 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作用

B. 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 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 封建传统势力的破坏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

D. 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若无产者,赴逐雇请,尽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以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本”“末”分别指什么?并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3)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三所示经济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如下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世界经济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哪些工业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关系?它们的的关系是怎样的?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