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古代,把“国”与“家”密切结合起的制度是

A. 王位继承制

B. 分封制

C. 君主专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

A. 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 带有鲜明等级色彩

C. 强化了皇权的专制

D. 顺应了儒学的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这体现出军机处

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

C.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

D.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曾认为人治是“第一等好”社会调整手段的柏拉图到了晚年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由此可知

A. 法律应该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B. 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C. 政治运行应遵循轮番而治精神

D. 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德、美、法

B. 英、德、法、美

C. 英、美、法、德

D. 美、英、法、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

A. 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B.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C. 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D. 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 民主政治的缺失

B. 军事实力的强大

C. 历史传统的延续

D. 对外扩张的企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

C. 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

D. 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巡查贸易权

D. 关税协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A. 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B. 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 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其中,“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 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

B.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D.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说明

A. 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B. 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C.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

D. 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丹麦作家何铭生认为:“在1937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这次战役

A. 使东三省逐步沦陷

B. 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

C. 是正面战场的胜利

D. 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

A.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普列汉诺夫在1918年写的《在祖国的年》一文中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时,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位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俄国来说则是遥远的事。作者意在强调当时俄国

A. 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B. 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C.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这一论述

A. 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

B. 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

C. 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D. 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 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政策有利于

A. 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

D.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演进表,影响四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关系

50—60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

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

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 国际格局的走向

B. 意识形态的分歧

C. 国家利益的角逐

D. 政治领袖的智慧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这表明

A. 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B. 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

C. 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D. 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 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 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 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攻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A.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 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B. 战争与革命再次成为世界主题

C. 俄罗斯与中国结盟挑战美国霸权

D. 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图一:攻打冬宫

图二:走上井冈山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并依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并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