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先秦时期的文献《逸周书》中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的记载,《左传》也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表明当时 A. 宗法等级制度的颠覆 B. 诸侯间争霸日趋激烈 C. 中央集权雏形的出现 D. 周王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
|
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史籍关于汉代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汉代丞相儒学造诣高 B. 儒学得到重视 C. 皇帝有良好学问 D. 民众负担比较沉重
|
3. 难度:中等 | |
宋代农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且在农闲之余,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商业,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瓦解了社会中的自然经济 B. 说明政府对手工业和商业的重视 C. 推动了乡村市场开始兴起 D. 使小农经济独立性增强
|
4. 难度:中等 | |
《大明律》规定,严禁功臣勋戚恃权势接受投献,用虚钱实契典买和侵占他人田宅;不许奸豪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这说明明代 A. 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 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 注重社会秩序稳定 D. 推行重典治吏政策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1873-1885年中国输入洋纱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B. 洋纱在中国市场居主导地位 C.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D.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渐趋恶化
|
6. 难度:简单 |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阐述新文化运动宗旨的文章,指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强调科学与人权的主要目的是 A. 批判孔教思想 B. 传播西方文化 C. 批判君主专制 D. 提高国民觉悟
|
7. 难度:中等 | |
中共于1927年夏与国民党分裂时几乎一无所有,到1930年前后,已经在南方数省交界地区创建了好几块农村根据地,发展了十几万红军。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革命的开展 B. 武装斗争的贯彻 C. 根据地发展壮大 D. 反“围剿”的胜利
|
8. 难度:中等 | |
1954年,在全国188所高等院校中,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代管的学校只有17所,仅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9.5%。这是我国当时 A. 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 D. 落实教育均衡的需要
|
9. 难度:中等 | |
学者顾准认为,雅典城邦是一个“轮番而治”的公民团体,“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公民是自己的主人"。这反映出雅典城邦 A. 重视维护公民利益 B. 民主基础比较广泛 C. 政治权力的分散性 D. 公民参政的平等性
|
10. 难度:中等 | |
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 B. 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D. 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
11. 难度:中等 | |
1926-1927年,苏联从美、德采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对大量工程人员进行培训。苏联的举措意在 A. 改善与美德的关系 B. 缓解国内经济危机 C. 为经济建设做准备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
12. 难度:简单 | |
据1995年出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纠纷案例汇编》统计,截至1993年,关贸总协定裁决的案件达230多起。这表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A. 规范了全球贸易秩序 B. 协调了成员国间矛盾 C. 减少了国际贸易壁垒 D. 完善了国际贸易法规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一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乡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通过大革命(1789-1799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个共和国。它不但改变了当时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拉开了世界革命的秩序,从而成为以后大革命(苏俄革命、中国革命等)的故乡。…法国大革命是一个从断头台上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共和头两年,不知多少头从断头台上跌落到下面的篮子里。从共和的敌人路易到共和主义者如吉伦特等……结果君主制废了,君主本人也送上了断头台;但偏偏专制给保留下来,并且变本加厉,请看当时革命领袖马拉的宣称,“我们必须通过暴力来建立自由。为了粉碎国王的专制主义,我们现在应暂时实行“自由的专制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可能是法国大革命留后人唯一正面的遗产了。可是几个抽象的概念也不知忽悠了多少后人。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示例:用反自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不但没有求到新的自由,反而丧失了原有的自由。人类世界是先有自由而后有专制,专制固然是自由的死敌。但,传统的专制亦即君主专制往往给自由留下很大的空间。灭绝自由的专制恰恰就是这些以自由为口号的“自由的专制主义”,它正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发端。 ——卲建《法兰西大革命的共和陷阱》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实现民主自由的途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下,唐代监察能力明显加强。唐初设立御史台,后又补充设立了司隶台和谒者台,三台协同办事;御史台监察百官,总管中央与地方悉数大小事宜;司隶台监察各道官员;谒者台的官员则负责奉皇上的旨意、中央的指派到地方按期巡查。唐初,谏官组织发展成为谏院,同时,谏官组织也在三省之中的中书、门下两省中有所设立。唐朝形成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省体制,三者互相配合、积极配合、积极协调,同时也牵制、监督着彼此。 总之,御史台制度、谏官言谏制度及三省制,是唐朝行政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互相合作,交织成一个严密的检查网络,三者的有效运作,有效防止了中央心怀不轨的重臣结党营私,威胁君权。 ——摘编自张嘉珮《行政监察制度的概述与分析——以唐朝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行政监察制度的作用。
|
16. 难度:困难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
17. 难度:中等 | |
中外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梅文鼎(1633-1721),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传统历算学的整理和阐释,同时也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所著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书籍,共达86种。他写的《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上的全部数学知识,达到了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在该书的《方程论》部分,阐明了我国古代方程的独创性,指出这种算法是西洋所没有的;他在《勾股测算》《九数存古》等部分,也都发展了我国古代算法的成就;此外,在《堑堵测量》《几何补偏》部分,介绍了西洋的球面三角学,并对西洋立体几何做了论述和发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部分中,介绍了西洋的对数和伽利略的比例规。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文鼎科学成就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