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下面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 铁犁牛耕的应用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
2.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手工业的进步 B. 铁器牛耕的使用 C. 诸侯国的改革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
3. 难度:中等 | |
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情况:“景德镇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史料表明明清时期的景德镇 ①城镇化不断地扩展 ②制瓷行业不断繁荣 ③已经出现雇工劳动 ④各类手工作坊汇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此外,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A. 以市镇贸易为主 B. 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 C. 农商合作程度高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5. 难度:简单 | |
宋朝以来,中国经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清商业革命内容的是 A. 坊市严格分离 B. 柜坊和飞钱的相继问世 C. 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D. 商业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东晋至清各朝每百年内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比较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可推
A.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D.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
7. 难度:中等 | |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 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 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C.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化 D. 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
8. 难度:中等 | |
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A. 商业资本的发达 B. 工业资本的发达 C. 政治制度的先进 D. 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
9. 难度:中等 | |
在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 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谷物价格上涨5倍,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些变化( ) A. 预示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B. 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10. 难度:简单 | |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
11.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厂中大量使用童工;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会通过法律限制在工业劳动中使用童工;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教育,之后,儿童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该现象反映的实质 A. 资本家为榨取利润采取的不同手段 B. 生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 C. 英国法律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D. 英国《权利法案》基本原则的体现
|
12. 难度:困难 | |
18世纪的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 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
|
13. 难度:简单 | |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核查。”这说明开平煤矿 A.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B.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D.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
14.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 解放战争期间
|
16.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加强 B.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C. 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
17. 难度:困难 | |
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良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推翻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
18. 难度:中等 | |
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A.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 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
|
19. 难度:困难 | |
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 A. 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 B. 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C. 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 D. 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
20.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 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C. 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
2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l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 A. 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 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 C. 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 D. 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
22. 难度:中等 | |
(题文)1971年,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是 A. 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B.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C. 西方国家经济竞争激烈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
23. 难度:中等 | |
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这说明 A. 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 B. 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 C. 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 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
24. 难度:中等 | |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
25.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该思想来源于哪家学派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体现。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四: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这种宏观调控和干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传统资本主义历来崇尚“自由的市场经济”,主张由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调节一切,反对一切政府干预。1929—1933年大危机暴露了绝对市场经济的弊端,于是出现罗斯福“新政”。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已成为当今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行做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材料五: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与邓小平在发展经济中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各自目的是什么?你能从中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过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由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彩色电视机、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以电视机为例:1966年,日本电视机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其中,黑白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色电视机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色电视机摩擦。1968年3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要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美国财政部和关税委员会调查,1971年3月,美国财政部决定征收反倾销税。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 材料提供了一个日美贸易摩擦的案例,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