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 A. 颁布《权利法案》 B. 确立君主立宪制 C. 进行议会改革 D. 形成责任制内阁
|
2. 难度:中等 |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 A.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
3. 难度:中等 | |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A.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D. 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
|
4. 难度:简单 | |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
5.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B. 理想变现实的标志是法国巴黎公社 C. 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 D. 曲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苏东剧变
|
6.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7.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氛围十分宽松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
|
9. 难度:中等 | |
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 A. 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 B. 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 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 D. 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
10. 难度:中等 |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 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11. 难度:中等 | |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 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 B.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C. 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 D. 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13.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C. 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
14. 难度:困难 | |
据资料统计,1937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237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1354 家,仅重庆就有429家。这说明了 A. 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企业发展 B.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 C. 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D. 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
|
15. 难度:中等 | |
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A. 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 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 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
16. 难度:中等 | |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
17. 难度:简单 | |
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 “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 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D.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18. 难度:简单 | |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
19. 难度:中等 | |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 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 C. 西班牙、意大利 D. 意大利、法国
|
20. 难度:中等 | |||||||||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
21. 难度:简单 | |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
22. 难度:简单 | |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 A.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 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盛行 C. 保护新贵族的利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
23. 难度:中等 | |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 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②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④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
25. 难度:简单 | |
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14——15世纪的手工工场、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厂、19世纪末的垄断公司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揽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特点的形成原因。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 (1)张謇失败的社会原因? (2)福特成功的社会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