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 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 汉文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错误政策 C. 汉朝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 封建统治者并不真正实行抑商政策
|
2. 难度:简单 | |
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这表明 A. 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B. 土地经营权商品化 C. 政府规范地权流转 D. 传统经济政策松动
|
3.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里“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私有土地的出现 B.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C. 小农经济的产生 D. 租佃关系的形成
|
4. 难度:困难 |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A.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 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 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
5. 难度:困难 | |
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田赋类漕运类水利类荒政类盐政类钱法类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时 A. 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 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C. 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D. 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
6. 难度:中等 | |
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 文人只追求商业化利益 B. 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C. 科举制度已经走向瓦解 D. 清代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
7. 难度:困难 | |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 A. 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 B. 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 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 D.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
|
8. 难度:中等 | |
《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由此可知,汉朝 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 B. 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 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 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
|
9. 难度:简单 | |
据《战国策》记载,平原君赵豹在秦赵对峙时警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这一记载体现出 A. 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已普遍使用 B. 灵渠的修建使得军粮运输便捷 C. 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国力强盛 D. 战国道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
|
10. 难度:中等 | |
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 A. 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要求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C. 可能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 D. 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
11. 难度:简单 | |
汉代对中耕十分重视,《氾胜之书》把“旱锄”作为“凡耕之本”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各种作物都要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汉代农具中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出土很多。这说明汉代农业 A. 相比前朝有了跨越式发展 B. 能够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 C. 有了较为完善的耕作技术 D. 铁犁牛耕在全国广泛普及
|
12. 难度:中等 | |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到明朝中期,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已不可遏制。这主要说明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 B. 商业发展推动白银普遍使用 C. 中央的控制力遭到削弱 D. 白银等矿产被大量开采出来
|
1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微澜”是指 A. 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的出现 B. 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 市坊的时空界限被打破
|
14.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实行匠籍制度,规定凡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趋向松弛,政府允许他们可以以银代役。政府所需的技术工人改为雇佣方式,按市场价格付给报酬。这表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 官营手工业逐渐被私营手工业完全取代 C. 雇佣方式逐渐盛行起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营方式
|
15. 难度:中等 | |
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将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人中原,把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传到西方。这主要反映了 A.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B. 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D. 唐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
|
16. 难度:中等 |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 A. 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 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 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
17. 难度:简单 | |
山西太原王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王家大院的建造者和主人王氏,是明清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建造了这一豪宅。该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留下了晋商文化 B. 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 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
18. 难度:简单 | |
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 A.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抵制了西方的欺诈性贸易 C. 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 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
|
19. 难度:中等 | |
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需要 B. 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 C. 为储存金银财物提供服务 D. 为兑换钱币服务
|
20. 难度:中等 | |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手工业技术传承保守封闭 C. 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传承迅猛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
|
22.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有些饮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商品经济有哪些新的发展?这一新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3)据材料三概括明初的商业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
23.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 ——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 材料三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