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9年福建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C.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D. 国君巡守应成为常态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

A. 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 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C. 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 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的职官机构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使和度支使掌管,户部使在三司中是相对清闲的职位。据此可知,唐末财政机构改革

A. 有效避免了藩镇势力过度膨胀

B. 加剧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对宋代制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D. 导致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宋元以前,我国江北、江南广大地区农民既种田又养蚕,并按规定上缴谷物和布帛等产品给国家。明朝中期以后杭州、嘉兴、湖州和珠三角一带许多农民专事蚕桑,而其他许多地区“妇女无工于蚕事”。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是,明代中后期

A. 政府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

B. 环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

C.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D. 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如下表所示。

 

中体西用说反映了洋务人士眷恋传统文化和艳羡西方文化的矛盾心态

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

中国的出路在于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而不只是船坚炮利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商办企业在设厂、经营和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任何法律的保障。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在于

A. 顽固派的反对与洋务派的保守

B. 只学西方器物未改变封建制度

C. 军事、经济、法律等制度的不健全

D. 文化上的保守和缺乏制度上的创新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

A. 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 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D. 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表为1942—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户数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

减租后

2.4

6.7

38.0

0

2.5

3.4

土地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

减租后

13.5

17.5

5

22.5

0.6

3.4

 

 

A.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 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50年统计数据显示,辽宁本溪和鞍山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80%,沈阳拥有2000多家工厂,200多种工业。这些工业中心电力供应主要来自鸭绿江水电站。这说明,当时

A. 苏联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巩固国防安全十分迫切

C. 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D. 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罗马人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概念,贯穿了罗马历史的始终。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他们的盟国被称为“罗马人民之友”,政治对手被宣布为“罗马人民公敌”,这说明

A. 罗马执政者没有掌握实权

B. 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

C. 罗马人民拥有最高决策权

D. 人民对权力行使实施监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

A. 违背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

B. 兼顾了南北各州的利益

C. 具有实用主义的政治倾向

D.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0年苏联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中经互会占了74%,到1963年这一比值猛增到84%。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封锁政策

B. 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巩固壮大

C. 中国与苏联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D. 经互会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漫画刻画了两任美国总统在应对地区局势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出美国

A. 摒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 外交策略由谨慎到鲁葬

C. 国际控制力的逐渐减弱

D. 处理国际事务主观随意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材料:1950年和1956年,国家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各地区,各行业也逐级进行劳模评选表彰活动,共涌现出数十万名先进生产者。重工业、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纺织等行业劳模所占比例较高,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钢工人王崇伦、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女工赵梦桃、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女副社长申纪兰等等,他们是那个时期劳模群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也是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社会面貌日益形成。劳模群体有力地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迈宣言劳模群体的精神引领,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社会风气、重建大众生活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劳模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劳模群体涌现的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开始大量涌现,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量”。

——摘编自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马理文《世纪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特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世界的进步意义。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康照到宣统年间,雷氏家族连续八代主持或参与设计皇家建筑。雷家工匠先做烫样(建筑模型)御览钦准后再绘制施工图。立体可折卸的烫样展示了建筑内部梁结构;平面的图档绘制出建筑环境,大小比例等;有些还细化到室内装修、家具和陈设这些精准描绘的烫样和图档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真实地位。2007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类型

图象

备注

烫样模型

 

 

 

 

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立体模型,原建筑已毁于战火;

总样总设计图

 

 

 

 

《清西陵全图》,图中所有陵寝配合山川形势,因地制宜,“虽为人作,宛如天开”。

立样立体设计图样

 

 

 

 

圆明园“方壶胜境”铜龙陈设立样,描绘了铜龙及石座尺寸及细节

平格样二维平面上的三维信息图样

 

 

 

 

按比例绘制格网,在交点处标注高程数据,与西方“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核心原理一致。

 

 

——据《国家宝藏》(第二季)解说词整理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记忆”,都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请围绕“中国记忆”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材料: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起讨论改革学制,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即壬戊学制。制订该学制的标准是: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求个性的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给各地方留有伸缩余地。这学制规定全部学校教育时间为16-18年,分3段5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与高小2年两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和高中3年两级;高等教育段4-6年,不分级。学生自6岁入小学,22-24岁大学毕业。去成学制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而是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摘编自安娜《中国学制百年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壬戊学制“中教育分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戊学制”制定和颁行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