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
2. 难度:中等 |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的耕犁技术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隋唐时期
|
4. 难度:中等 | |
《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 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 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 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
5. 难度:中等 | |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有可能产自 A. 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
6. 难度:简单 | |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
7.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8.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10. 难度:中等 | |
“自1869年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虽然数量很少,实力甚微,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属于这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的近代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11. 难度:中等 | |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 B.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12. 难度:简单 | |
“民族资本主义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这一物质基础出现于 A.明朝中后期 B.十九世纪60、70年代 C.19世纪末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3. 难度:简单 | |
甲午战后,有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14.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15. 难度:简单 |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后它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材料说明洋务企业 A.实现了“求富”的追求目标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C.使外商企业在中国陷入绝境 D.主导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
16. 难度:中等 | |
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治萍公司仅于民国五年至八年(1916——1919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年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 A.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 B.新进外国机器,设备先进 C.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 D.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
1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国民经济建设”、“十年对峙”、“制碱业”、“南京”。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兴衰 B.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D.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
18. 难度:简单 | |
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成就。面粉业、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该时期最可能是 A.1895~1911年 B.1912~1919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
19.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 A.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B.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说明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
20. 难度:简单 | |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D.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
21. 难度:中等 | |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
22.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C.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
23. 难度:简单 | |
某人写道:“陛下命令我不要按照习惯的方法走陆路去东方,而是向西取道迄今为止不为人知的海路。”文中的“我”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
24. 难度:困难 | |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A.商路中心的转移 B.契约规则的确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
25. 难度:简单 | |
(时空观念——开辟新航路)“葡萄牙航海家接受了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半年后,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国王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材料的“这一发现”指 A.发现“好望角” B.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C.发现美洲大陆 D.完成了环球航行
|
26. 难度:简单 | |
《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对中国认识加深 B.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27. 难度:中等 | |
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发表战争动员讲话:“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之后的这场战争 A.英国取胜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 B.使加拿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使大西洋的海上霸权向英国转移 D.使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28. 难度:简单 | |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及世界各地。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这一时期铁路兴建热潮的出现主要因为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各国思想观念的转变 C.铁路修建技术的突破 D.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
29. 难度:中等 | |
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A. 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B. 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 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D.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
30.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了各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变化,这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 B.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 C.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D.亚洲国家被排弃在世界市场之外
|
31. 难度:简单 | |
上图为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 B.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
|
32. 难度:中等 | |
“拿破仑(1769—1821)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倘若接受了这项发明,他或许已战胜了英国。法国士兵已站在英国海滩上了。”“这项发明”指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轮船 C.蒸汽机车 D.内燃机
|
33. 难度:简单 | |
“……之后,世界各地联系大大加强,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材料中的省略号处最可能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34. 难度:中等 | |
隋唐时期,江东出现了曲辕犁,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此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水平远逊于民间私营手工业。
|
36.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八成,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37. 难度:简单 | |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外国资本主义工业都属于近代工业。
|
38. 难度:简单 | |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
39. 难度:困难 |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40.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41. 难度:简单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它们出现以后,逐步在近代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42. 难度:简单 | |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小农们对封建家族有较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
43. 难度:中等 | ||||||||||||||||||||||||||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