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西藏林芝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孔孟克服了商周天命观的神秘化倾向,在对天神“敬而远之”的前提下,从“人”出发来理解政治生活;汉代有人把孔子说成是通过去、知未来的“神圣”,把六经变成神学经典。这一变化

A. 推动儒学不断发展完善

B. 背离了先秦儒学人文方向

C. 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D. 深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表明

A. 文献记载因受编撰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

B. 刘贺“荒淫迷惑”等记载是当时人的丑化

C. 文献记载比考古发现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

D. 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更多史料相互印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

A. 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

B. 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 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否认教会的威信比承认科学的威信开始得要早”,而且反对教会“在人们的心念里和古代文明分不开,仰赖的仍旧是过去,然而是比初期教会与中世纪还渺远的过去”。据此推断,文艺复兴

A.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 借助古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C. 以科学作为反教会的武器

D. 彻底推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者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虽在哲学世界观上表现迥异,但在世俗生活中却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里“共同的信仰“的主要含义是(  )

A.反抗权威 B.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 D.相信神灵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代小说的繁盛是在天启、崇祯年间。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便出现了《三言二拍》、《石点头》等二十余种话本小说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小说占据主导地位

B.中央集权被削弱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小说家地位提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归心》中写道:“潮汐去还,谁所节度?”此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思考和探索,最终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 祖冲之

B. 李四光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概述了生物学的达尔文主义,介绍了社会中达尔文主义起一定作用的事实,最后则论证了他自己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严复在翻译此书时,则着重选择其中介绍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严复此举

A. 旨在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

B. 使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

C. 为推翻清政府寻找依据

D. 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 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A. 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 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78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学术讨论和文艺评论中有争论的问题,不要轻率作结论,更不要采用简单的行政方法去处理,应当通过充分讨论和实践的方法去解决”。这一政策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原则

B. 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促使八个“样板戏”在全国推广

D. 形成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评论说,不能以简单的“好”与“坏”、“优”与“劣”来界定这一艺术形式,因为除了表现人类“真善美”的一面外,还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是另一面(如战争、罪恶、恐怖、绝望等等),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手段来表现塑造,它表现的是“美”还是“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这一艺术形式是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二、论述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

口号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材料  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为此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眷录法。规定眷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眷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眷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材料: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和平战略”计划。其基本内包括:寻求与苏联对话,既强调美苏之间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又认为对苏政策应坚持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在某些双方感兴趣的领城进行有限的合作;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要有实施的具体计划,对东欧实行渐进的和平演变,特别强调经济技术援助和意识形态渗透;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实施和平计划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摘编自百度百科《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计划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肯尼迪“和平战略”计划作用的认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薛瑄(1389~1464年)字德温,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因生性聪颖,再加上良好的求学环境和自己的勤奋,薛瑄在六七岁时便能对《小学》四书熟习背诵,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他勤政爱民,刚直不阿,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因得罪太监王振,以对当今朝廷不满为由,薛瑄被下于锦衣卫狱中。1449年,冤案得以平反并入内阁参与机务。后因对明英宗玩物丧志不满,辞官回乡。薛瑄在家乡设教,讲学著述,“秦楚吴越间来求学者以百数”,一度出现了“从教门外尘如海”的盛况;他还精研程朱正心复性的理论,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薛瑄所处的时代,“道学不明”、社会风气“颓废”,嘉靖帝亦日:“圣贤道学不明,士趋流俗,朕今有感薛瑄能自振起,诚可嘉尚。”薛瑄死后’朝廷降旨准予薛瑄从祀(注;配享)孔庙,被尊称为“先儒薛子”,成为明代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先儒。

——摘编自韩金晶《民国以来薛瑄研究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薛瑄能够成为一代名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瑄从祀孔庙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