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 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 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D. 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
|
2. 难度:中等 | |
《史记》中没有记载董仲舒参与朝廷重大事务集议决策的事,但《汉书》和《后汉书》对此却有记载。这表明 A.司马迁对董仲舒的评价更客观 B.《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更准确 C.汉武帝时期儒士参政成为常态 D.儒学地位上升影响了史学家的写作
|
3. 难度:中等 | |
北宋都城开封处于开阔平原上,极易受到游牧民族的冲击;而且这里经常发生洪水和河道淤塞的问题,北宋统治者曾数次想迁都但最终都未执行。这是由于开封 A.毗邻洛阳利于理学传播 B.地处平原便于城市规划 C.临近运河便于南北沟通 D.市坊分开利于商业发展
|
4. 难度:中等 | |
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一举措( ) A.提升市镇的经济水平 B.凸显市镇的军事功能 C.使经济发展水平趋同 D.加强基层社会的治理
|
5. 难度:中等 | |
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 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 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
|
6. 难度:中等 |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 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 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
7. 难度:困难 | |
1944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求各部队“对于国民党军队,我军谨守防地,不得发生由我启衅之任何事件。仅在彼方进攻时,我应执行自卫原则。”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有助于“双十协定”的实施 B.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 符合民族战争的需要 D. 阻止了内战的爆发
|
8. 难度:中等 | |
《吉林省驻京办事处简志》在阐述1955年吉林省驻京办事处设置的动因时指出:当时,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方面,有许多事情不仅需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汇报,而且也需要通过与其它省市之间协作和市场采购求得解决。据此可知,吉林驻京办设立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吉林的管理 B.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D.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9. 难度:中等 | |
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
10. 难度:中等 | |
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 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
|
11. 难度:简单 | |
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A.坚定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C.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较少
|
12. 难度:中等 | |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这些组织的建立 A. 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紧缺 B. 打破了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 C. 导致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实现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20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描述了“中国与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据1964年统计,新中国全年卫生事业费九亿三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二亿五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德成《毛泽东与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
16. 难度:简单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一战争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们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一战结束后约11万参战华工回到祖国,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有1万余华工留在法国工作、生活。 ——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参战的影响。
|
17. 难度:简单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丁积,字彦诚,宁都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新会知县。其时,新会为“广藩巨邑,素号难治”。丁积积极提倡洪武礼制,挑选耆老教导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闲者到县衙,每天读朱熹编纂的启蒙读物《小学》,并为他们解说。民间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丁积毁淫祠、禁妖巫,对节烈义士极力表彰宣传。他还规定婚礼标准,不准“超前”消费。宫中受宠太监梁芳的弟弟梁长横行乡里,高利盘剥,强索过倍。丁积将梁长的高利贷借据全部烧毁并将其逮捕下狱,使权豪们再不敢胡作非为。当时百姓为赋外增加的“月供钱”所苦,甚至有贫困人家被逼卖儿卖女。丁积明令将其废除,并下令除正常赋税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钱。《明史》和《宁都直隶州志》为其立传,以记述其生平功业事迹。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模范知县丁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积治理新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积受到后世推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