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

B.分封制下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C.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D.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

A.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B. 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C. 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

D. 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史纲》记载:“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材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城邦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如图为“颖川赖氏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

A. 宗法制的特征

B. 礼乐制的遗风

C. 禅让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痕迹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

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

C.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的时代 D.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

B.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汉武帝的刺史制度

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

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浙江永嘉人陈宜中,曾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

A.宋代 B.唐代 C.汉代 D.秦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元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当时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三司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中书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中央集权的弱化

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中国的闭关锁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次战斗后,光绪帝为邓世昌手书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次战斗指的是(    )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东海海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份日本报纸,根据所学判断这份报纸最有可能是哪一时间的

A.1895年初

B.1927年4月

C.1937年

D.1941年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其所属会战的特征或影响是(    )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C.标志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D.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牺牲的上将就达数位。下表是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国民党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唯一核心力量

D.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表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表,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敌人

C.日军在整个亚洲都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军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林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五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封建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土豪,分田地

D.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将他们(博古.李德)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作出于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场重大战役胜利后,欣然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面的邮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代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所作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选民证,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中国民主建国会前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

A.西方实行多党制,通过竞选轮流执政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哪项政策和哪项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狐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地方自治原则

C. 主权平等原则

D. 一国两制原则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明确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B.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主张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初步实现了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目标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判断此图的主题是

A. 反对日本割占台湾

B. 反对“台独”势力

C. 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 台湾问题既成事实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不能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联合国大会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A.对台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C.认可“一个中国”的立场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2015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国际和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

A.并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外交政策以地区性事务为重点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冲突

D.积极参与地区性重大外交活动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在古代雅典的某一个时期,公民大会每十天召开一次,并给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一时期雅典的执政者可能是:

A. 梭伦

B. 伯里克利

C. 克里斯提尼

D. 苏格拉底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

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自然法的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

C.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D.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实现三权分立

C. 保证司法的相对独立性

D. 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B.美国实行联邦制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D.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逐渐构建起新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提高妇女地位的方式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5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费城会议图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