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2. 难度:困难 | |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评判。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 封邦建国,众星捧月 B. 兼并不断,局部统一 C.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D. 王室衰微,诸候混战
|
3. 难度:中等 |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慕《起居注》。这些最能说明 A.封建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不断加强 C.清代君主权力不受制约 D.《起居注》严重失实
|
4. 难度:中等 | |
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材料主要说明了 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C.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
5. 难度:中等 | |
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 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 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6.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7. 难度:中等 | |
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 A. 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B. 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 消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 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
8. 难度:简单 | |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
9. 难度:困难 | |
担任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北伐战争 C. 五四爱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
10.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的部分省份立宪派的政治活动 由此可见,立宪派 A.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 B.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
|
11. 难度:简单 | |
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 A. 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 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
12. 难度:中等 |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 A.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 B.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 C.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提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3. 难度:简单 | |
200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说: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的提出 A. 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成熟运用 B. 着眼于反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C. 淡化了我国与邻国的意识形态分歧 D. 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步人世界外交舞台
|
14. 难度:中等 | |
1946年2月,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发给华盛顿的电报中说:“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和苏联打交道,而必须也能够依靠实力来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不会引起美、苏之间的全面军事冲突,因为苏联的力量弱于西方。”凯南这一谈话表明当时 A.美国开始对苏采取冷战政策 B.美国已出现遏制苏联的思想 C.美苏战时合作关系完全破裂 D.美苏已爆发了直接军事冲突
|
15. 难度:简单 | |
基辛格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对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南辕北辙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其意在说明 A. 美国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 B. 多极化和全球化相伴而行 C. 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调和 D.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不可行
|
16.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备比较表。这说明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
|
17. 难度:中等 | |
《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 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C. 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D. 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
18. 难度:中等 | |
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 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
|
19. 难度:中等 | |
下面表格为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 B.白银渐趋货币化 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纸币退出了市场
|
20. 难度:困难 | |
15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 A. 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 B. 欧洲内部的竞争 C.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地圆学说的提出
|
21. 难度:中等 | |
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 A. 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 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 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 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
2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1870—1910年)。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D. 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
|
23. 难度:中等 | |
下图反映了1895年前后我国民族企业资本额的变化情况,导致商办企业资本额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百日维新推动了民间投资热情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抵制日货”爱国运动的影响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受外国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而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B.在甲午战争战后由于清政府的鼓励兴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初步发展 C.一战期间由于外国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形式完成统一、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的发展
|
2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这组图片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中哪项内容紧密相关 A.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B.政企分开 C.股份制改造 D.简政放权
|
27. 难度:简单 | |
在对外开放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全方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放对象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发展中国家 B.适当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 C.不仅在经济方面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D.不仅沿海地区开放,内地也要对外开放
|
28. 难度:简单 | |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 进城打工 D. 发展乡镇企业
|
29. 难度:简单 | |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0. 难度:简单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年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 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摆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32.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