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管理 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

C.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2世纪,富庶的南方省份福建主要进口稻米,而在当地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以至于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尽管此举收效甚微。材料反映了(  )

A.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发达 B.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 D.粮食供给危机日益显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860年,英国人额尔金在《访问中国及日本报告》中写道:“在华北(实际上应是上海),英国棉布是可能找到的最无价值的东西,比寻常的包装材料(杭州粗棉布)还要便宜和无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英国经济生产方式已经落伍 B.中国民众自觉抵制商品倾销

C.洋务运动成功收回部分利权 D.传统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批连接官商两方的近代企业,它们以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形式而存在,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体制,即官商体制。洋务官办军工企业对经费、原料的需求是其诞生的直接经济动因。官商体制企业的出现

A.成功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B.解决了洋务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C.摆脱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想干的事情。这一战争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是民国时期我国华商棉纺业发展情况表。

时间

厂数

纱锭(单位:枚)

布机(单位:台)

民国四年

22

544010

2254

民国八年

29

659721

2650

民国十一年

64

1593034

7817

 

表中现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B.国民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

C.进口棉纺织品减少 D.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政府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37年3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匪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8月18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根源于

A.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 B.日本侵略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

C.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认为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小农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基于该认识,当时在农村采取的措施是

A.土地改革

B.成立农业合作社

C.包产到户

D.发展乡镇企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这可以佐证该时期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GDP总量(亿元)

824

859

910

1028

1068

 

 

A.工业化战略助推了经济的稳步增长 B.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C.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D.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完成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7月,美国宣布对中美之间人员往来和贸易交流放宽限制。1970年1月,经美方首先提出,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举行。上述史实印证了

A.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

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

D.中国重返联合国威望空前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合法地位

C.对外开放政策迈出了第一步 D.经济改革在探索实践中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 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 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 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士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A.不适应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展现农村的活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记载,1498年以前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港口装载香料时,多会出现因货太多而资金不够的现象,而到1504年到东地中海港口的货船几乎已无货可装了。这一现象反映出

A.商业危机开始出现 B.新航路急需要开辟

C.商业革命已经发生 D.货币短缺日益严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 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B. 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C. 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D. 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力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B.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C.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氯丁橡胶(合成橡胶)、1934年又推出尼龙纺织品。杜邦公司依靠科技创新一举成为美国30年代最大的化工化学公司。对杜邦公司30年代迅速发展分析正确的是

A.得益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得益于民众高涨的消费欲望

C.得益于廉价的原料与人力成本 D.具有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评价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该学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A.得到了美国社会的一致认可

B.增强了人民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

C.以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

D.实现了美国经济的重新繁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经济学家托马索维尔在《诡辩与真相》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联邦政府此举意在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平衡市场供求关系

C.刺激农业扩大生产 D.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模式

D.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内战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22年,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联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据统计,1923年的苏联农民平均每天有11.51小时用于生产劳动。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提到,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这意味着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建设了钢铁工厂和水力发电站。材料主要说明斯大林模式

A.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 B.消弭了人民对消费品的迫切需求

C.设定了过高的远离现实的生产目标 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有效的政府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永乐时期的“海外开放”在学术界颇饮盛誉。“永乐开放”从时代本质来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其上层建筑要顽固地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当时奉诏泛海出洋招谕或赉赐海外诸国者甚众,然究其身份,几无一不是政府命官、朝廷内臣。朝廷诏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民间海船悉改为平头船(一般适合内河航运),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同时严厉打击海外华人武装贸易势力。当时海外诸国进贡的物品,数量相当稀少,“不过表诚敬而已”,而明政府的回赐物经济价值很高。

——摘编自孙光圻《论明永乐时期的“海外开放”》

材料二  1912年,北洋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14年,又对国内11家成绩较著的工厂给予奖励。工商部明确规定:“遇呈请办矿或奉部令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十日,如仅验看资本察阅契据,予限十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针对机械制品西式货物输出外国者,免除一切厘金;对于机制面粉免征一切关税、常关税及内地厘金等。

——摘编自王玉灵《北洋政府经济立法及其实效分析》

材料三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金额:亿元人民币)

年份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

1990年

449

2.28%

1994年

8649

11.25%

1998年

14162

24.34%

2002年

33771

33.37%

2006年

99420

31.5%

2010年

191792

27.1%

 

——据《中国商务年鉴2013总第30期》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内涵,并概括“永乐开放”的政策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趋势出现的政策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图”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尼克松与共产主义中国的相处中,采用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思想。因为,在他看来,美国对亚洲采取的任何政策,都必须刻不容缓地抓住中国。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中古哦这个拥有七亿人口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尼克松以现实的眼光,清醒地看到美国多年来对中国所执行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似乎毫无效果而濒临失败。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不应错过中苏决裂的这个大好时机来表达内心对中国的尴尬向往。

——摘编自陈俊杰《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三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下列特征: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然不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对外政策做出的调整,并分析这种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呈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1982财年

1983财年

1984财年

1.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2.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3.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资料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新经济政策是历史上从行政命令式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次尝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迈进一步。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列宁选集》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二元的行政市场体系,庞大的行政指挥机制总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或者以行政和法律的形式干预经济过程,或者直接参与生产。20年代对农民生活的调整实际上总是带有“军事共产主义”的色彩。同时由于新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系统、不完善,苏联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作为创造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例实践,新经济政策非常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徐向梅《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远没发挥尽其潜力”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从政策转变和体制创新两方面谈谈新经济政策的当代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