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
2. 难度:中等 | |
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
3. 难度:困难 | |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 A. 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B. 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 C. 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 D. 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
|
4. 难度:简单 | |
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 A.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 C.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
|
5. 难度:中等 |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B.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改变 C.完成了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革 D.封建性租佃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
6.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
7. 难度:中等 | |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B. 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C. 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 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8. 难度:中等 | |
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冠以“积贫积弱”的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 A.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 B.囿于史料的缺失制约了对宋朝的研究 C.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 D.问题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
9. 难度:困难 | |
南宋的数学著作《数学九章》中设计了一道算术题,大意如下: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合作出资到海外做贸易,个人所出的本钱不同,有金、银、盐等,相互之间互有假借。“海外赴务抽毕,除纳主家货物外”,剩余的商品有沉香、胡椒和象牙,那么,他们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由此可见南宋 A.海外市场的扩大盛行以物易物 B.数学等传统科技发达 C.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分离 D.政府鼓励民间发展外贸
|
10. 难度:中等 | |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C.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D.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
11. 难度:中等 |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 A.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 B.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 C.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 D.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
|
12. 难度:中等 | |
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又从闽粤发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枝,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A.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 B.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 D.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
|
13. 难度:简单 | |
唐代中后期,南方的制瓷、造船、纺织、冶铁业明显占优。北宋时,五大名窑仅有哥窑在南方;都城汴梁的锦院、河北定州的刻丝技术代表着当时丝织业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北宋时 A.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 B.手工业经济分布南北差距缩小 C.民营手工业渐成为主导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发生逆转
|
14. 难度:中等 | |
南宋宫营铜镜上的铭文格式通常是“铸鉴局监督某官营作坊工匠制造”,如“湖州铸鉴局乾道七年铸铜监(押)铸造工匠石八乙”;偶有带私人作坊名号的官营作品,如“湖州铸鉴局乾道八年铸炼铜监伟,石家”。这说明南宋官营手工业( ) A.受到民间手工业强势冲击 B.管理较为松散 C.完全垄断手工业品的生产 D.控制商业经营
|
15. 难度:中等 | |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向学”,在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封建经济向前发展 B.“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化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上丝路萌芽于先秦,正式开辟于秦汉,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港成为始发港,远航印度洋,引发了以佛教、作物新品种为中心的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唐五代为其兴盛时期,广州为世界性大港,中外商贾云集。宋元时期海上丝路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取得主港地位,并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还产生了海神妈祖崇拜,占城稻种由丝路传入中国,因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 ——摘编自司徒淌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3世纪末历泉州时,盛赞那是ー个“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国际化大都市。唐宋以来,作为“天下货仓”的泉州制桐港,与东亚的高丽、日本,南亚的南洋诸国,以及波斯、阿拉伯半島及东非地区,都有商船贸易往来。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外输送茶、丝绸,中国工艺技术,通过民间互动传播儒家、道家思想。海上丝绸之路深刻地影响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许多国家崇尚中国器之风盛行,日本和英国先后形成茶道文化和下午茶文化。 ——摘编自林华东《利益驱动,文明交汇——海上丝路的文化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