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衡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可以看出

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趋势

C.明朝的内阁和汉唐的宰相都有决策权

D.中书省和内阁均影响了皇权的加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希腊公民从小接受书写,修辞、演讲、音乐,体育等各方面训练

每一位希腊人都有较高的参政素养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B

宋代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C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于天下之人”

明确表述了推翻君主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的思想

D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此后的工人运动都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解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C.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实

结论

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C

《十二铜表法》

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D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恩格斯指出: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政治秩序,……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上述材制表明

古罗马用法律征服其他地区建立罗马帝国

古罗马用法律重建被征服地区的政治秩序

岁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

应当批判将法律强加给被征服地区的行为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作者意在( )

A. 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 B. 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

C. 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D. 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华盛顿·欧文在《华盛顿传》中说:(当代表即将在宪法文本上签字时)富兰克林凝视着主席座位后边背景上的太阳,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时期,我对会议的结果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忧心忡忡。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凝视着主席身后的太阳,分辨不出那轮红日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山。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冉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之所以高兴是因为1787年宪法

A.规定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B.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政体

C.明确了南北妥协、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治框架

D.开启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民主先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修正主义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檀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任务与旧民主主义命相一致

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得以实施的标志。这表明“一边倒”

A.新中国初的三大外交决策之一,其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清除了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的影响,有利于新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帝的严正立场,杜绝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交往

D.根据当时条件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它最大程度维护了新中国的利益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

A.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

B.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

C.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

D.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

 

二、论述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

(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图一、图二不同政治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3)扼要归纳以上三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中国……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不过中国的君权,兼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可见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五权宪法的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余行使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

——孙中山《五权宪法》(1921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孙中山对监察权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评述。

 

四、论述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是条长江大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经历两次大转型,从封建转变到帝制,从帝制转变到民治。“第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转"了二三百年之久才安定下来!政治社会的转型是一转百转的。自此这一模式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一成不变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到鸦片战争期间这一模式逐渐维持不下去了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我们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的大转型”。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解读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转型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

 

 

五、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回答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