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盘锦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举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该学者研究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 汉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北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内阁出现在

A.秦朝 B.明朝 C.唐朝 D.汉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代的沉船。这艘船当时满载货物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在前往东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据报道,截至2019年3月20日,出土文物已达14万余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会大量存在

①瓷器

②纸张

③铁器

④丝绸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贵”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反映了这种特点。材料反映的是

A.宫廷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工笔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列强要求赔款数额为4亿5千万两,用意是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材料中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该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结束了封建社会历史

C.结束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工农红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等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反映了红军创造“人间奇迹”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长征

D.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史实是

A.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C. 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D. 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朱自清在《这一天》中说:“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战胜利指日可待。”“抗战胜利指日可待”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B.有国际力量的支持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日本是小国,资源匮乏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于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B.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颓势,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动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A.运输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金融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 城市

B. 农村

C. 广大内地

D. 沿海地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在今天的上海已经不存在了。这主要是由于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沿海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 D.浦东的开发开放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一书中,作者形象地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总结为:50年代是“一边倒”战略,60年代是“反对两霸”战略,70年代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其中,50年代的“一边倒”是指

A.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站在资本主义阵营一边 D.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外交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德克·卜德在《中国物品西传考》中有过这样的评价:“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更知名人的恩惠更大。”蔡伦的“恩惠”主要体现在

A.发明了最早的书写用纸 B.完成了其毕生的心愿

C.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D.完成了造纸术的西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汉书》

D.《九章算术》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A.秦朝统一文字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疆域辽阔

D.秦朝统一度量衡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习近平主席将上海和嘉兴称为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其历史原因当是

A.青龙集镇的初设立

B.新文化运动肇始

C.全国代表大会首开

D.工人阶级的摇篮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采取有利于巩固西北地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

A. 设立宣政院

B.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C. 设立台湾府

D. 设立伊犁将军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咸丰帝朱批“览奏曷胜愤怒”,此地成为“国耻的图腾”。与此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甲午战败割让台湾岛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

武则天

73

11

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

34

7

唐肃宗

16

4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

63

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

——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