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中的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字下边的,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A.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B.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C.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表明孟子

A.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 B.主张良知良能是人的本性

C.以儒家伦理道德纲常约束社会 D.将儒家思想哲学化体系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文人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

C.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D.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

B.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

C.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D.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各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对该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会议确立的路线正确并坚持下来

B.会议召开时已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C.会议是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会议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实现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一个中国原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81年,江苏省对地、市、县实行了财政包干,工交企业以落实财政任务为目标,广泛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全省面上推开。这一举措

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

C.直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

D.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存在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这一领域内,平等的基础,即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因为总体资源的稀缺,而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上述材料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西塞罗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

辛亥革命   十月革命   工业革命    邓小平改革开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 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

C.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美国传统的“自由”的概念,在罗斯福时期发生了改变,罗斯福在有名的就职演说中把旧“四大自由”改成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罗斯福以下新政措施中,属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是

A.通过《紧急银行法》

B.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农产品市场

C.成立工业复兴署执行《全国工业复兴发》

D.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D.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法国艺术家雅克·德比奇在《西方艺术史》中说:“它标志着与往西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它宣告了人和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的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库的理性王国。”下列作品与“它”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同义)也。”“夫仁谊(同义)礼知(同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材料五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其地位。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和四,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4)依据材料五,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之处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摘自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演变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变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贸易自由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二战后自由贸易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47年

美、中等国签署关贸总协定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材料四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

——马少茹《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社会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真实意图。并简要分析其对英国及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世界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倡导者?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