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考古学》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据此可知 A.神话传说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 B.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 C.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 D.中国文化华夷之辨根深蒂固
|
2.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的政治权力由“传贤”转变为“传子”,“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3. 难度:中等 | |
商人在占卜请示神灵后,把占卜结果刻在甲骨上。如图便是一枚刻有卜辞的甲骨,它最能反映出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化王权 B.血缘政治 C.君权至上 D.中央集权
|
4. 难度:中等 | |
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这表明西周时期 A.音乐教育普及 B.分封制度巩固 C.冶铁技术发达 D.等级制度森严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后引申为堆、冢之义。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
A. 授爵 B. 授官 C. 授土 D. 授民
|
6. 难度:中等 |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天子 B.燕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7. 难度:中等 | |
《春秋》载,在242年间,鲁国国君曾朝贡周王三次,朝觐齐国十一次,朝贡晋国二十次,朝贡楚国二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B.诸侯国间联系加强 C.周天子势力日益衰微 D.鲁国国力最弱
|
8. 难度:中等 | |
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 A.士人追逐功名与利禄 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世卿世禄制日益瓦解 D.中央集权极大强化
|
9. 难度:中等 |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集体商议 B.皇权独尊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
10. 难度:中等 |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出秦朝政治 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1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上大学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元朝
|
12.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此举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地方权力 C.恩泽所有皇族 D.削弱宰相权力
|
13. 难度:中等 | |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提议:对地方举荐上来的孝廉,朝廷组织他们进行文化考试,考察对儒经的掌握情况。这一举措在当时有利于完善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14. 难度:中等 | |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史料记载曹操的贵族身世,只是为了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编造。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 A.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B.出身门第影响政治前途 C.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D.道德品行是选官的唯一标准
|
15. 难度:中等 | |
秦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B.中枢权力体系的适时调整 C.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D.社会各阶级流动性的加强
|
16. 难度:简单 | |
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 A. 神权与王权 B. 皇权与相权 C. 中央与地方 D. 外戚与宦官
|
17. 难度:中等 | |
唐太宗认为政治清浊,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朝 A.重视民主政治 B.政治具有开明性 C.相权日益强化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1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至上 D.考试录取,德才兼具
|
19. 难度:中等 | |
宋真宗亲写《劝学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代进士汪洙也写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这些诗句反映宋代 A.重文轻武的不良风气 B.鼓励读书人科举入仕 C.高度重视文学修养 D.追名逐利的功利心态
|
20. 难度:中等 | |
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照宋朝体制,指挥“王师”北定中原的最高机构应该是 A. 中书门下 B. 枢密院 C. 参知政事 D. 三司使
|
21. 难度:简单 | |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 皇帝的秘书机构 B. 中央的派出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朝廷的朝贡藩属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根据《春明梦余录》记载的131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内,明太祖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明太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 B.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 C.明太祖的大臣工作效率低下 D.内阁办事不力,明太祖亲理朝政
|
23. 难度:中等 | |
如果去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下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参与机要,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制定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作战
|
24. 难度:中等 | |
下面两图反映了清朝对江南的行政区划的调整,把江南省一分为三,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图1顺治二年江南省政区图 图2康熙六年江苏省、江宁省、安徽省政区图 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减少地方官员的数量 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
25. 难度:中等 | |
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可将奏折密封后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奏权,雍正帝扩展到1200余人,还特许了一些低级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让更多官员享有民主权利 B.加强皇帝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 C.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解决了皇帝决策和指挥的问题
|
26.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这表明古希腊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的形成 B.自然环境影响其文明发展 C.“个人主义”是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 D.航海贸易和商业比较发达
|
27. 难度:中等 | |
希腊某地出土了古雅典的刻有同一人名的大量陶片(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这种陶片的主要作用是 A.纪念雅典杰出执政官 B.以民主方式监督官员 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 D.贵族用于排除异己
|
28.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的民众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批准权。这反映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B.权力运行有制衡因素 C.司法制度日益完善 D.法治观念被广泛接受
|
29. 难度:中等 | |
如图中罗马民众在围观某部法律。古罗马法学家评价这一法律:“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平民)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与判断。”这部法律应该是 A.《十二铜表法》 B.《卡拉卡拉敕令》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阿奎里亚法》
|
30. 难度:中等 | |
有人指出,大陆法系直接以罗马法的观念原则为基础,以罗马法提供的现成法律形式为蓝本,形成以成文法典为主要标志的体系。这一言论 A. 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B. 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C. 指出了罗马法得到不断的完善 D. 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谏议制度在唐宋时发展到成熟阶段,主要标志为职官与机构设置日趋完备。唐朝的门下省和中书省都有谏议权,并分别设有补阙、拾遗两种谏官;宋朝专设“谏院”为独立的谏议机构。大量著名文人出任过谏官,如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王维、陈子昂当过拾遗,宋人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当过谏官。唐太宗有纳谏雅量;宋太祖为后世皇帝立下祖训“不杀上书言事人”。 ——摘编自晁中辰《中国古代谏议思想与谏议制度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况汉朝监察体系的构成,并指出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谏议制度的特点。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建立起大一统帝国后,秦始皇继续开疆拓土,他派兵北击匈奴、攻打岭南(今两广一带)打通西南夷。然后在新占领的地区设立郡、县等行政机构,如在北边设九原郡、在岭南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他还命令修筑直道、驰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便利的交通,不仅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还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罗马帝国积极对外扩张的同时,外贸蓬勃发展,但传统的罗马公民法对经贸纠纷涉及很少。此外,帝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被征服民族与罗马公民的矛盾,不断激化。为加强统治,罗马统治者在在公元3世纪颁布法令,授予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这就是万民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况秦始皇巩固大一统帝国的措施,结合所学,总结这些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万民法的目的。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就历史经验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可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也不能历久而不变。中国历史上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何尝不与当时人与事相配合,又何尝能都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概况钱穆的观点,并举两例史实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