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一、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2-199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1952

16 392

1958

20 000

1959

17 000

1961

14 750

1962

16 000

1984

40 712

1990

43 500

 

材料二  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指出20世纪80年代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天子生活奢侈

C. 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某诸侯国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如图,该诸侯国位于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备注:逻些指现在的拉萨)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区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为直接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归流”。该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体制定型

B. 中央对全局管控加强

C. 国家重视边疆开发

D. 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自宋初开始,众多学者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就宇宙万物本原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北宋中期的“二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

A.道理 B.天理 C.童心 D.良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唐《本草图经》载“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菘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为此徐光启亲自试种,结果“种芜菁三四年,亦未尝变菘也”;此外,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并解决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种等问题。材料反映了徐光启

A.继承总结前人经验

B.学习西方农业思想

C.开展实地调查统计

D.重视农业实验方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

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侵略与抗争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迎战敌舰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廊坊大捷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却与列强达成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历史上称为

A.“自强求富”

B.“百日维新”

C.“和平外交”

D.“东南互保”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补充完整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

刺杀宋教仁

1913年,①

1915年,护国运动

拒绝恢复③

1917年,护法运动

 

 

A.①武昌起义②清帝退位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①二次革命②清帝退位③《中华民国约法》

C.①武昌起义②复辟帝制③《中华民国约法》

D.①二次革命②复辟帝制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中共一大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

D.国民党一大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紧紧关着的店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一二九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下列可作为其主要理由的是

A.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B. 会议开始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 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 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的示意图,其变化得益于

 

A.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开办工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历史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转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极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迁都重庆作了全方面准备

B.粉碎了日本掠夺资源的企图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物价暴涨局面。与“银元之战”相比,“米棉之战”的显著特点是(  )

A.通过强制手段调控价格 B.依据市场规律增加供应

C.放任自流听凭市场调节 D.发行票证实行定额供应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建国后若干年份的粮食数据,该表格最能说明的是

年份粮食数据

1978年

1980年

1982年

1984年

粮食产量(万吨)

30477

32056

35450

40731

人均粮食(公斤/人)

317

324

349

390

 

 

A.八字方针提出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C.在中共八大的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农村生产责任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与支持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新的管理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

——整理自2011年全国文综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管理蒙古族地区事务采取的措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

(2)阅读上表,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说明自己提炼的主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