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这反映了

 

A.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

B.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

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

D.汉初经济恢复较为迅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表是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时期(年份)

工程数量分布

前期(618—714年)

黄河中下游共计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

中期(715—820年)

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

后期(821—907年)

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

 

 

表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北方农业发展比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降低

D.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则设官征税,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之事,地方设立盐官、铁官经营产销。盐业官营由政府提供器具和生活费用,招募盐户,民制官收,而铁业则由政府直接控制,这一举措

A.延续了工商食官的传统 B.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具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的字。意为丝绵。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据此可知

A.棉花种植得到普遍认同 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经济发展推动文明认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社会经济的转型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1074年,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这表明当时

A. 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

B. 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 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

D. 商税成为主要收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某学者认为,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

A.着力推行朝贡贸易 B.极端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C.过分专注商业利润 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政府在赋税、人身关系上对工商业者有所解禁和宽松,但在保障私有财产、维护个人收益方面并无制度创新,市场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仍被看作是对“农本”的侵蚀。这表明

A. 政府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B. 传统“商末”观念仍根深蒂固

C. 工商业者政治地位提高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比较缓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家庭棉织业日益衰败

B.近代棉织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D.西方加剧了棉纱倾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权的“官员督办”。这说明

A. 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 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

C. 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前,受商人主导生产的传统影响,人们习惯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的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人们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业当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

A. 洋务企业的弊端已经被纠正

B. 资木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遭到了抵制

C. 发展民族工业成为社会共识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改善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32年,宋裴卿创办了东亚公司,以实业救国作为东亚公司的精神支柱,并写进了厂歌。该公司所产“抵羊牌”毛线,即取抵制洋货之意,该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抵羊毛线由此蜚声全国。这说明宋裴卿

A. 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

B. 冲破了视商业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 重视企业精神的塑造

D. 具有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表为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重工业发展迅速 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一五”期间,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外,主要摆在后方地区。由此可见,“一五”期间的企业布局

A. 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

B. 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C.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迅速恢复

D. 避免了重工业投资的盲目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统计表(部分)(单位:亿元),其中,1960年至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 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的成效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78年12月13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协议。协议规定,美国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瓶装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这一协议

A. 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 标志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正式实施

C.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D. 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一批从事“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外出打工”等以赚钱为目的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B.农村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C.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农业走向集约化生产的道路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85年中央决定进行工资改革,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这说明当时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企业完全实现了经济的自主管理

C. 按劳分配原则得到全面贯彻

D. 工资改革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种“摘帽”现象

A.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

B.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

C.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D.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是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表格数据的变化表明

A. 增强国企活力成为深化改革中心环节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 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对此解释合理

A. 科技进步加速社会阶层融合

B. 交通工具变革使女性地位提高

C. 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

D. 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

C.男女平等已经实现 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

 

 

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

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使列国的生产力发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牛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牛哥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个体经济方式成为可能。商周时期,农业的集体经济逐渐被个体经济代替,这就为土地私有制出现了提供了条件。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春秋战国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由于赋役沉重,农民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便纷纷种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或兼营其他副业。生产粮食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开始向多种经营方式方向发展,导致了粮食作物生产相应减少。随着这种现象的日益加剧,许多农村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出现了一定的解体征兆。商品性农业大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异,如押租制和永佃制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农业与商业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摘编自王言峰《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叶后小农经济的变化,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伴随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者就已经建立了会馆、公所等组织。无论是会馆还是公所,这些传统商人组织都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会特征。从成员构成看,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主要是由同一籍贯的商人组成,因而其名称往往都冠有地名。有些会馆起初只是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同籍商人聚议商务贸易的行会性组织。与会馆主要由同一籍贯商人组成所不同的是,公所一般都是由同业商人或手工业者建立的团体,因而我们在各地相关史料记载中都常常看到冠名为“x业公所”这样的工商组织。与会馆相比较,公所的行会特征更为明显。我们知道行会是为了防止竞争,排除异已,保护同业的既得垄断利益而建立的组织。公所建立之目的即是如此。为了维护同业的利益,绝大多数公所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行规,具体内容主要是限制同业者招收学徒和使用帮工的数目,规定统一的手工业产品和各类商品的价格、规格和原料分配,并制定同业统一的工资水平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商会作为清末诞生的近代新式商人团体,虽然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的产物,但也不能忽略商会又是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了振兴工商、奖励实业,主动倡导鼓励商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商会是不分籍贯和行业的整个工商各业共同的新式社团,早在清末诞生之初,商会内部就设有分工细密、职权明确的各种办事机构。除总、协理和会董之外,各商会一般都设有文牍处、评议处、考察处、收支处、庶务处、接待处等,这些机构“各有责成,各有权限”,并且互相配合,不仅保证了商会的日常会务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章运行,而且遇有突发事件也能及时应对和联动。清末商会即形成总会、分会、分所层层联结的三级组织体制,分所隶属分会,分会隶属总会,相互之间宗旨相同,规章一致,组成了一个层层统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且除西藏之外全国各地的分会、分所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很快就成为林林总总的清末各类新式社团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商人团体,拥有了独特的联动机制。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会的“联动”机制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会馆”与“公所”的相同属性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会出现的背景及其进步之处。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利用、限制的政策。建国后,尤其在土改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1953年由李维汉率调查组,经过一番调查后,向中央提出报告,提出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一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议。6月,中共中央肯定这个报告,从而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方针。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以来姓“社”姓“资”的争论,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此时私营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1991年比较,1992年至1998年的7年中,共计增加私营企业109.3135万户,增加了从业人员1526万人,增加注册资本7075亿元。

——摘编自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与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