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 ) A.宗法观念影响 B.血缘亲族团结 C.家族观念流行 D.自由散漫意识
|
2. 难度:简单 | |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改名体现了 ( ) A.皇权的独尊地位 B.分封制度的影响 C.宗法观念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3.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则树兵也,求其息宁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追溯到 A.西周宗法制 B.西周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
|
4. 难度:简单 | |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 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材料中的“此法”是指 (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
5.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E区域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枢密院
|
6. 难度:中等 | |
“(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 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
7.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反映出 A. 审判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法庭判决主要依据的是法律和事实 C.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 法官判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
8.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 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 民主的广泛性 B. 程序的复杂性 C. 公民集体参政 D. 决策的科学性
|
9.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彰显理性精神 B. 主张重罪轻罚 C. 强调道德教化 D. 维护贵族特权
|
10. 难度:中等 | |
《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Cenuriata)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护平民权益不受损害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防止权力滥用误用
|
11. 难度:中等 |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 国王掌控实权 C. 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 宪政制度确立
|
12. 难度:中等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削弱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
13. 难度:中等 |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 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 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建立内阁机构 D.改革议会制度
|
14. 难度:中等 | |
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践三权分立理想 B.构建联邦制国家结构 C.保障民主制度 D.防止联邦政府专制
|
15. 难度:中等 | |
“小铁片”也有大文化,美国各州的汽车牌照设计色彩纷呈,五花八门。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 A.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特点 B.邦联制下的松散无序状态 C.交通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 D.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原则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的发展似乎故意和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开创者——俾斯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上与俾斯麦分歧严重。 1890年,75岁的俾斯麦被迫辞职。这说明 ( ) A.德皇罢免宰相符合宪法程序 B.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的做法有违宪法 C.俾斯麦任期已满 D.共和派势力削弱
|
17. 难度:中等 | |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
18.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虎门销烟 B.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
19. 难度:中等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可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 “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国家主权意识浓厚 B.国际外交意识缺乏 C.传统的“夷夏之辨”思想 D.爱国主义意识增强
|
20. 难度:简单 | |
晚清状元张謇将某条约的十款内容逐一记录在日记中,他对清政府丧权辱国,尤其是允许外国人 在中国设厂感到痛心疾首,发出“几罄中国之膏血”的感慨。张謇记录的条约是( )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21. 难度:困难 | |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 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 B. 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C. 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 D. 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
|
2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五四’的真精神不仅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基于民意至上、民权至上和思想觉醒的信念。”五四那些新兴的知识分子,要求彻底重估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社会制度,其实是对思想多元、政治民主、表达自由等现代理念的一种呼唤。这表明五四运动 A.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B. 促使救亡与思想启蒙相结合 C.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D.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
23.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 ) 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表明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C.成为敌后游击战中的光辉典范 D.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溱“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 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 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 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 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 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 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柏拉图在评价雅典民主制时说,“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 材料三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 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 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 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 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 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 由选举产生的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 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1742年,沃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 辞职。1784年,小威廉•皮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因当时有不少议员 被国王收买,皮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最终改革得到议会的大力支持,小皮特得以继续 主持内阁17年。这些民主原则的确立,使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 的开拓者。 ——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 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 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 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权力配合的缺失。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材料三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 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 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铰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 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 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 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中央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
27. 难度:中等 | |
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国家的侵华史,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灾难。但它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的抗争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 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 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 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 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材料四 因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属薄弱,因为中国目前的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 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尤其是因为解决民族革命问题,直接有利于工人阶级,而现时工人 阶级又尚未充分分化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青的中国共产党 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 为何先后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 辛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4)根据材料四,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