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社会等级森严 D.音乐发展迅速
|
2. 难度:中等 |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
3. 难度:中等 | |
西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实际上只问才能,不问政治。贤士被征召后与三公以及其他贤士彼此以道义相交,宾主相见。由此可知,察举制 A.强化了宗族宗法伦理秩序 B.使贵族政治逐渐得到形成 C.易导致官僚集团形成派系 D.确立了新的选官任官制度
|
4. 难度:中等 |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
5. 难度:困难 | |
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该制度 A. 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 B. 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 C. 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D. 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
|
6.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能够作为反驳证据的是
A. B. C. D.
|
7. 难度:中等 |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
8.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虽然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科技强国 D.制度创新
|
9.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妥协让步,产生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宪法。这反映了1787年美国宪法
A.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B.强调实际的集团利益 C.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D.协调了各阶层间矛盾
|
10.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的特殊道路。德国的这条特殊“道路”是指 A.建立带有专制色彩的代议制 B.开创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道路 C.建立中央权力极大的联邦制 D.实行上院与下院并立的议会制
|
11. 难度:中等 | |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在近代 A. 制约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力 B. 意在为国王的过失进行开脱 C. 对英格兰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 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原则
|
12. 难度:中等 | |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 A.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入超的 B.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 C.英国议会的决议生效与否取决于英王 D.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
|
13. 难度:简单 | |
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②细菌战、毒气战 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
14. 难度:中等 |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 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C.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D. 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
15. 难度:中等 | |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手握兵权、财权的地方督抚们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党羽,随心所欲地向朝廷推荐“人才”,紫禁城里的太后和皇帝们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大清王朝这座权力金字塔在悄然发生变化。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晚清政府开始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B.农民起义使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朝集权体制 D.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已名存实亡
|
16. 难度:简单 | |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各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
17. 难度:中等 | |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
18. 难度:简单 | |
“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炼而纯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郭沫若1937年诗中的“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一句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 A.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且引领了政局的走向 B.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C.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 D.抗战所激发的民族精神超越了党派与时代的限制
|
19. 难度:中等 |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C.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D.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
20. 难度:简单 | |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B.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C.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D.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
21. 难度:中等 | |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 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 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 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 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
22. 难度:中等 | |
下面为全国政协前五届会议提议案数量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期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B.新中国政治制度借鉴苏联模式 C.政治事件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D.改革开放奠定政协制度的基础
|
23. 难度:中等 |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中央政府的支持 B. 投资环境的好转 C.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 “一国两制”的保障
|
24.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学习心得,正确的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
25. 难度:中等 |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26. 难度:中等 | |
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创作的背景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冷战影响下的局部热战 B.伊拉克恐怖主义的泛滥 C.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动荡 D.美国插手别国事务使国际冲突加剧
|
28. 难度:中等 | |
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 A. 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 B. 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 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D. 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
29. 难度:简单 | |
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专制政府的强制要求 B. 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 C. 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D. 尽可能地减少对农时的影响
|
30. 难度:中等 | |
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也不再严格限制。这主要说明宋朝 A.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 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 C. 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D. 政府行政能力显著降低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
32. 难度:中等 | |
“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激化阶级矛盾 B.削弱军队实力 C.打压商人群体 D.促进经济进步
|
33. 难度:中等 | |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时,常常出现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大摆筵席,大肆挥霍,以至忘记葬礼本身应是件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使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
34. 难度:中等 | |
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那么该展览单元的主题可能为 A. 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 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 C. 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 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
35. 难度:中等 | |
(题文)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 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B. 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 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 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
36. 难度:简单 | |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
37. 难度:中等 | |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
38. 难度:简单 |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39. 难度:困难 | |
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
40. 难度:中等 | |
外交既是一个国家内政的延续,又是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和信奉儒家学说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文明的中心,中心之外,便是四夷。国内统治秩序范畴的君臣等级关系,被中国的统治者逐步地运用到了处理中国和东亚各周边国家的活动中。册封与朝贡是最基本的行为模式。蛮夷小国在与中原王朝保持这种特殊关系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例如经济上的互市贸易、朝贡之后的丰厚赏赐;安全上可以依仗中原王朝的强大实力;政治上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其政权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中原最高统治者也希望通过与周边诸国的封贡关系来建立自身的藩篱和屏障。 ——摘编自《古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概括这一观念产生并得以维持的原因。 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体系,面对的是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国对世界问题很少发言。一战爆发后,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可以认为,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参与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参战使得中国获得了加入战后和会的机会,中国能够参加巴黎和会,阐明自己的现点,在国际舞台上出色的亮相,其本身便是很重要的。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国际地位,一场场前所未有的争国权的斗争充分表明了北洋政府外交思想与实践已进入新时期。 ——摘编自《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个被忽略的重大转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的外交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列举促使北洋政府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材料三 今天,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阵线的一边,并使我们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伟大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成了七万万人的强固的兄弟同盟,使我国在彻底消灭残余匪帮之后.将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化的国家。 ——《人民日报》社论:《巩固中苏兄弟同盟》(1950年2月16日) (3)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采取的哪一外交方针?分析采取这一方针的出点。
|
4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 材料二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烟台、汕头、南京、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纲要》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据材料二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3)据材料三、归纳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