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 法家、道家、儒家

B. 道家、儒家、法家

C. 墨家、法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 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

C. 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 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

A. “大一统”理念

B. 天人感应思想

C. 民本仁政观念

D. 封建迷信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 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 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 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D.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驱动行事。”这表明了

A. 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 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C. 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 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

C. 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 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

A.知识与道德 B.伦理与规范 C.民主与人权 D.救世与责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

A. 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

C.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许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

B.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C.君主对法国大革命的认同

D.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是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

A.为资产阶级构建了“理性王国”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859年,达尔文发表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宗教界不断诋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其学说在西方社会很快被普遍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达尔文学说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是

A. 冲击宗教神学的宇宙观世界观

B. 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 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D. 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能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至,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

A. 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B. 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C. 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D. 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A. 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 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

A. 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 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

C. 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 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 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这次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的,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 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B.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

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欧美文学家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主义流派由此诞生。这一文学流派

A.延续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B.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 D.描绘了资本主义的理想愿景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法国著名艺术大师雷诺阿:“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上述描述是

A.古典主义绘画

B.浪漫主义绘画

C.现实主义绘画

D.印象主义绘画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材料二  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宣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的<天演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进化论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