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
2.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3. 难度:简单 | |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
4. 难度:中等 | |
王守仁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一般人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守仁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地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
5. 难度:简单 |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6. 难度:简单 | |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人类的理性 D.强调知行合一
|
7. 难度:中等 | |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 美国
|
8. 难度:压轴 | |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 B.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波及亚洲、美洲
|
9. 难度:简单 | |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B.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C.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D.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1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落后于西方国家 D.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11. 难度:简单 | |
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
1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该事件是( ) 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
13. 难度:简单 |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王朝的推翻 C.《临时约法》的颁布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14. 难度:简单 | |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B.是否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民族压迫
|
15. 难度:简单 | |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16.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 A.大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过渡时期
|
17.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B.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造者
|
18. 难度:简单 |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 A.深化了改革开放 B.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9. 难度:简单 | |
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此相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理论成果是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B.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C.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D.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
20. 难度:简单 | |
《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这说明《物种起源》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
21. 难度:中等 | |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形成
|
22. 难度:简单 | |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 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23.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 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24. 难度:中等 | |
193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为 A. 无产阶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农民武装斗争
|
25. 难度:中等 | |
有人在评价我国某位科学家在1973年取得的成就时用了“一颗种子改变世界”作为题目。这位科学家的研究 A. 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 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C. 优化了我国食物结构 D.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
26. 难度:简单 | |
1979年,邓小平在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这意味着 A.“百花齐放”方针的确立 B.文艺界率先开始对外开放 C.文艺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D.文艺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
27. 难度:中等 | |
1977年左右,以《班主任》《伤痕》为代表,集中涌现了一批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精神创伤的控诉性小说作品,这一创作潮流被命名为“伤痕文学”。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文艺领域开始清算极“左”路线 C.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
2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人们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失望与不满。这一变化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表现为 A.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B.印象主义兴起 C.浪漫主义兴起 D.现代主义兴起
|
29. 难度:中等 | |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委员会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莫言的代表作如《丰乳肥臀》,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描写了百年中国大陆沧桑变化史,彻底颠覆了官定历史叙事模式。小说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的揭露和反思。据此推测,莫言的写作风格属于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社会主义 D.现代主义
|
30. 难度:简单 | |
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善和谐 ③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三: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四:(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是哪些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3)材料二中伏尔泰所叹言的“欧洲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是指什么事件?哲学家发现“新的精神”世界又指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政治上指法国大革命,那么思想上、经济领域的两件重大事件是什么? (5)用史实说明材料四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
3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材料三: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 (3)材料三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最高理论成就的人是谁?他的哪些思想主张能够体现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