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宋、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增强了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批准台湾设置与内地完全相同的地方军政机构,连衙署建筑也改变了台湾坐东向西的习惯,而如内地“衙门口,朝南开”。材料说明

A.康熙完成了统一大业

B.清政府对台湾有效管理

C.台湾与大陆同步发展

D.台湾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96年,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认为“议院之名,古虽无之”,但诸多典籍都能证明中国在上古三代时期“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梁启超意在

A. 全盘西化

B. 托古改制

C. 中西融合

D. 维承传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41年中共中央指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的统一战线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他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

A. 中共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国共两党实行完全相反的政策

C. 中共利用英美的影响力结束内战

D. 中共的内外政策受到英美控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

A. 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C. 积极维护经济区域集团化

D. 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自1991年起始编),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如下岗、炒家、个体户、农民工.股民、巴士、迷你裙等。这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时代变迁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社会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B. 充分维护平民的权益

C. 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

D. 为近代确立立法规范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宋朝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掌控,只限于传统农业和少数最重要的商品,而对于新兴的商业、金融业与作坊手工业则管理宽松。这表明

A. 宋朝失去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B. 商品经济发展动摇宋朝统治基础

C. 新兴的行业拥有了发展空间

D. 新兴行业冲击自然经济传统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使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侵犯;1628年《权利请愿书》使得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征税和举债;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说明

A.有限王权的传统 B.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

C.光荣革命的颠覆性 D.议会至上的传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生产,农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了一百倍。另一方面,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农业开始走上机械化的道路。由此可见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现

A.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B.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

C.使苏联农业实现现代化 D.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环保立法,西周初期的《伐崇令》记载:“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春秋时期齐国规定:“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吕氏春秋》中提出了“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秦朝《田律》对动植物资源等保护对象以及违规处罚办法都做了具体规定。汉武帝时期大臣曾奏请制定关于水利灌溉的法律来规范的指引生产。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森林破坏严重,但是一旦停战便会植树。唐代凡是毁坏树木的都要以盗窃罪论处。宋代开封“宣和年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近,春夏之间望之如绣。”明清时期,一些地区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等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

 

三、论述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业于上海,以印刷为主业

1900年

印刷《外交报》(中国近代第一份以评述国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报刊)

1902年

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张元济进馆译印《各国国民公私权考》《近世陆军》等设第一个分馆于汉口:正式成立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吸收日责,改进印刷

1903年

根据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编印“最新教科书”

1905年

设北京分馆:出版严复译《天演论》,至1921年印刷20次

1906年

出版严复译《法意》(孟德斯鸠著)

1907年

蔡元培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书籍

1912年

始用电镀铜版:编印《共和国教科书》,被称为“教科书之巨琴”:出版《新字典》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

1914年

董事会收回日本股份;设分馆于香港:创刊《学生杂志》

1915年

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发行《科学》杂志:出版《辞源》

1919年

始用机器雕刻字模: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科书)

 

 

——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等

从上表中获取历史信息,围绕一个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顺治时设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康熙时河道总督也兼治京杭大运河。雍正帝将河南、山东黄河段设为东河,江苏段设为南河,分置两河总督管理。乾隆时期,两河总督在各省设置了二十多个厅汛,每年用于河工的经费平均在七百万两左右,占当时国家收入的六分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决口,当时内争外扰几乎将大清王朝逼到了死亡边缘,堵筑黄河决口所需多达两千余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清廷迟迟没有解决,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苏北河道遂断流,江苏南河总督成为摆设。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代大政——河工,关系黄河、大运河治理的国家工程,失去了昔日的殊荣而走上了解体之路。当然,河政体制的消逝也与晚清海运、铁路运输和商品市场扩大等密切相关。摘编自贾国静《清代河政体制演变论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河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晚期河政体制逐渐解体的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国,这些政策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给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改变了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二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起的主要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维钧对国际公法和国际问题研究深入透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常说“弱国之代表,外交务必隐忍”。他心思缜密,善于运用国际法理局部妥协,合理变通以争取最大利益。顾维钧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求私利,处事客观公正,不为党派动摇,不惧外力压迫。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顾维钧独挑艰巨重任,他语惊四座地雄辩山东问题,令美荚法操纵会议者无不动容。1921年顾维钧促成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使各国列强不得不在形式上尊重中国领土及主权完整,中日代表在会外交涉了山东问题,中国最终收回已失去的权益,国内民心大振。“九一事变”之后,顾维钧数次代表中国向国联申诉,并援引“九国公约”,力争制裁日本。1943年1月11日,他代表中国与英国签订《中英取消治外法权并处理有关问题》协议,揭开治外法权废除的序幕。1944年,顾维钧代表中国参与筹划联合国成立,翌年旧金山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强之一。

——摘编自贾晶《顾维钧政治人格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顾维钧的外交思想。

(2)根据材科,指出顾维钧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